[实用新型]一种带电子监控警报器的活塞式减压阀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2697.3 | 申请日: | 2014-10-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70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陈一鸣;许谭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 |
主分类号: | F16K17/00 | 分类号: | F16K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2013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子 监控 警报器 活塞 减压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气体介质管路上的减压阀,特别涉及一种带电子监控警报器的活塞式减压阀。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活塞式减压阀由于工作原理所致,减压阀在工作时需保持流道内介质压力稳定和减压阀内工作元件的正常状态。但操作稍有不慎或不注意减压阀工作情况,就会在工作时出现不通气、气直通、活塞卡阻、进出口压力相近等情况,由于此类情况的未及时发现,从而大大影响了工作效率,给用户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电子监控警报器的活塞式减压阀,目的是在利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安装新型的电子监控警报装置来监测气体管路,从而保证减压阀能安全地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手段实现上述技术目的的。
一种带电子监控警报器的活塞式减压阀,其特征在于,包括电子监控警报装置、主阀体,所述电子监控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PID控制器、LED显示器和警报器;所述主阀体连接有高压侧流道和低压侧流道;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安装在高压侧流道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安装在低压侧流道上,所述LED显示器、警报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均与PID控制器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PID控制器还连接有一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位于减压阀的低压侧出口管道之后。
进一步的,所述主阀体与高压侧流道连接处设有过滤装置。
进一步的,所述过滤装置可拆卸,并通过密封垫片、螺栓与主阀体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加装电子监控警报装置,对管路内气体介质进行监控。利用压力传感器感应高压侧和低压侧流道内的介质压力,转化成电信号,通过PID控制器分析、处理,在LED显示屏实时反映流道内情况,监控减压阀是否正常工作,并及时预警,让用户实时地采取应对措施。
(2)通过设置安全阀,一旦发出压力过高警报之后,就立即启动安全阀,从而避免了由于减压阀内压力过高而导致的爆炸。
(3)通过在主阀体与高压侧流道连接处加装可拆卸过滤装置,对介质进行过滤,滤去杂质,从而保证了活塞在运动时不受污物影响,大大减少用户损失,提高减压阀使用稳定性,延长减压阀的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中:1-LED显示器,2-警报器,3-主阀体,4-PID控制器,5-高压侧流道,6-低压侧流道,7-第一压力传感器,8-第二压力传感器,10-过滤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带电子监控警报器的活塞式减压阀,包括电子监控警报装置、主阀体3,所述电子监控警报装置包括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二压力传感器8、PID控制器4、LED显示器1和警报器2;所述主阀体3连接有高压侧流道5和低压侧流道6;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7安装在高压侧流道5上,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8安装在低压侧流道6上,所述LED显示器1、警报器2、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二压力传感器8均与PID控制器4连接。
当减压阀工作时,第一压力传感器7、第二压力传感器8将高压侧流道5和低压侧流道6中介质的压力信号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到PID控制器4中,通过其分析、处理,并在LED显示器1上显示监测数据。一旦超过额定压力参数或进出口压力相近时就启动警报器2,从而达到监控警报的作用,解决了进出口压力相近、不通气、气直通未能及时发现的问题。
所述PID控制器4还连接有一安全阀,所述安全阀位于减压阀的低压侧出口管道之后,一旦发出压力过高警报,立即启动安全阀,从而避免了由于减压阀内压力过高而导致的爆炸。在主阀体3与高压侧流道5连接处设有可拆卸的过滤装置10,实现滤污功能,解决了活塞卡阻的问题;所述过滤装置10为可拆卸,并通过密封垫片和螺栓与主阀体3连接,易清洗、气密性良好。
所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实质内容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做出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未经江苏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269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牛磺熊去氧胆酸制剂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生物粘附型中空微球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