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压缩机上壳盖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4221.3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656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贺继通;杨焱遒;耿玮;陈艳春;张家新;陈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2 | 分类号: | F04B39/12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叶敏华 |
地址: | 201206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压缩机 上壳盖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缩机上壳盖,属于压缩机制造领域。
背景技术
压缩机上壳盖上需要焊接密封接线柱以后才能使用,图1、图2所示为原有技术的压缩机上壳盖与密封接线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及连接处局部放大图。如图1、图2所示,现有技术仅是在压缩机上壳盖1,上简单地冲裁出一个不带内翻边的冲孔3’,将密封接线柱2’焊接在冲孔3’上,这种方式使得焊接质量较差。
这种结构的压缩机上壳盖在进行压力脉动试验时,通常结果只有2-3万次左右,多数是密封接线柱与壳盖的焊接部位泄漏。
然而随着行业发展加速和客户对压缩机质量及性能要求日益提高,客户针对脉动试验所要求的脉动次数普遍高于2-3万次,因此现有技术的压缩机上壳盖结构不能满足其质量要求,由此,提供一种性能优良特别是耐受脉动次数高的压缩机上壳盖遂成为业界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整体强度提高的压缩机上壳盖,其能够有效地避免密封接线柱与压缩机上壳盖的焊接部位泄露,充分满足客户脉动试验要求。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压缩机上壳盖,所述压缩机上壳盖上冲裁有带内翻边的冲孔,用于焊接密封接线柱,所述冲孔的个数、大小和待焊接的密封接线柱个数、大小相匹配。
优选地是,所述内翻边为圆柱形。
优选地是,所述压缩机上壳盖上冲压形成向外凸起的凸台,所述冲孔均开设在凸台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作方便,能够使得密封接线柱与压缩机上壳盖焊接良好,并能够从整体上提升压缩机上壳盖的强度,使其能够耐受20万次以上的脉动试验,充分满足客户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上壳盖与密封接线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上壳盖与密封接线柱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压缩机上壳盖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实施例
图3及图4所示为本实施例的压缩机上壳盖与密封接线柱连接结构示意图及连接处局部放大图。如图3、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压缩机上壳盖1上冲裁有带内翻边4的冲孔3,其中,冲孔3的个数、大小和待焊接的密封接线柱2的个数、大小相匹配,焊接密封接线柱时,藉由内翻边4来增加焊接熔合面,使原本强度最为薄弱的密封接线柱周围得到了显著增强。
本实施例中,内翻边4为圆柱形。其中,内翻边4的高度为3mm左右,内翻边4与上壳盖1表面相垂直。
如图5所示,上壳盖1上还冲压形成向外凸起的凸台5,前述的带有内翻边4的冲孔3均开设在凸台5上,藉由凸台5分散压缩机内压力增大时形成的应力,避免应力集中在较为薄弱的密封接线柱周围,从而整体提升压缩机上壳盖的强度。
本实用新型能够使得密封接线柱2与上壳盖1焊接良好,并从整体上提升压缩机上壳盖的强度,使得压缩机能够进行20万次以上的脉动试验,充分满足客户要求。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使用实用新型。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揭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日立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422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生产空心胶囊的粘度测量装置
- 下一篇:熔融盐储热太阳能热发电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