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导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4733.X | 申请日: | 2014-10-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673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15 |
发明(设计)人: | 卢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欧隆泵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44 | 分类号: | F04D29/4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525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泵领域,具体为一种导叶。
背景技术
导叶的作用与蜗壳相同,多用于分段式多级泵中。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径向式导叶和流道式导叶。流道式导叶的正向导叶和反向导叶是铸在一起的,中间有一连续流道,使液体在连续的流道内流动,不易形成死角和突然扩散,速度变化比较均匀,水力性能较好,但结构复杂,制造工艺性差。
当液体进入导叶时,液体的流动速度过快,导致液体的旋转分量增加,液体的湍动能增加,使液体形成涡流,导致水力损失增加,使泵的性能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流体进入导叶流动速度减缓、减少水利损失、提高泵性能的导叶。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导叶,包括导叶盘,所述导叶盘的外部轮廓呈圆柱体状,导叶盘的一端面环形阵列有正叶片,任意相邻的两个正叶片之间形成一个流道,另一端面环形阵列有反叶片,所述导叶盘设有圆形的凹槽,凹槽与正叶片位于导叶盘的同一侧,所述正叶片包括第一平面、第二平面和第一弧面,第一弧面和第一平面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的中心线相交,第一弧面和第二平面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反叶片包括第三平面、第四平面和第二弧面,第三平面与第二弧面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的中心线相交,第四平面与第二弧面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凹槽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阻流凹槽。
进一步,所述正叶片与反叶片的个数相同。
进一步,所述正叶片与反叶片的个数均为五个。
进一步,所述阻流凹槽的个数为30个。
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当液 体经过导叶时,通过阻流凹槽减缓流体的流动速度,同时,当液体刚进入两正叶片之间的流道时,经过凹槽的减速,进一步消除液体旋转分量,降低液体湍动能,进而减少水力损失,提高离心泵的性能。通过第三平面与第二弧面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的中心线相交,第四平面与第二弧面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的中心线相交的设计,使流体进入第二弧面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直接汇聚到各反叶片的中心,有效的防止流体在离开导叶时产生涡流的现象,减少水力损失,提高离心泵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4为正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反叶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5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导叶,包括导叶盘1,所述导叶盘1的外部轮廓呈圆柱体状,导叶盘1的一端面环形阵列有正叶片2,任意相邻的两个正叶片2之间形成一个流道21,另一端面环形阵列有反叶片3,所述导叶盘1设有圆形的凹槽11,凹槽11与正叶片2位于导叶盘1的同一侧,所述正叶片2包括第一平面22、第二平面23和第一弧面24,第一弧面24和第一平面22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1的中心线相交,第一弧面24和第二平面23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1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反叶片3包括第三平面31、第四平面32和第二弧面33,第三平面31与第二弧面33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1的中心线相交,第四平面32与第二弧面33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1的中心线相交,所述凹槽11的底部设有若干个阻流凹槽12。
当液体经过导叶时,通过阻流凹槽12减缓流体的流动速度,同时,当液体刚进入两正叶片2之间的流道21时,经过凹槽11的减速,进一步消除液体旋转分量,降低液体湍动能,进而减少水力损失,提高离心泵的性能。
通过第三平面31与第二弧面33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1的中心线相交,第 四平面32与第二弧面33相交线的延长线与导叶盘1的中心线相交的设计,使流体进入第二弧面33时,在离心力的作用下,直接汇聚到各反叶片3的中心,有效的防止流体在离开导叶时产生涡流的现象,减少水力损失,提高离心泵的性能。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欧隆泵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欧隆泵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473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轴流压缩风机静叶伺服油缸控制系统
- 下一篇:离心式煤浆泵的轴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