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热处理的淬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5415.5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8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沈君;朱金凯;徐成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1/64 | 分类号: | C21D1/64 |
代理公司: | 昆山四方专利事务所 32212 | 代理人: | 盛建德 |
地址: | 215313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热处理 淬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金属热处理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淬火装置。
背景技术
为了使金属工件具有很好的金相组织和硬度,通常会对金属工件进行热处理工艺。
在金属工件进行热处理时,为了使热处理的金属工件获得相同的金相组织和硬度,除了必须将金属工件进入淬火槽的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之外,淬火槽内的液体温度也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但现有的淬火槽因受设备、工作环境、辅助工具等的影响,很难保持淬火槽内的液体温度稳定,往往使后面批次的工件淬火时冷却速度明显与前面批次的工件不同,从而导致前后两批次工件得到的金相组织和硬度产生很大差异。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淬火装置,该淬火装置很好的保持了液体温度的一致性,提高了金属工件的淬火质量。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槽,所述淬火槽的上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淬火槽的底面开设有排液口,且所述淬火槽的底面上还铺设有多根压缩空气管道,所述淬火槽的内侧壁上还定位安装有多个超声波发生器;
另电磁阀的进液口与所述淬火槽的排液口相连通,电磁阀的一出液口与排污管道相连通,电磁阀的另一出液口通过回液管道和循环泵连通于冷却装置的进液口,且同时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液口还与所述淬火槽的进液口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淬火槽为长方体槽,所述超声波发生器有两台,该两台超声波发生器分别定位安装在所述淬火槽上呈相对设置的两内侧壁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回液管道和循环泵之间还定位设置有过滤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冷却装置包括一管道和一套设于所述管道外侧的夹套,所述夹套内充有冷却水,且所述夹套上还开设有一供冷却水注入的进水口和一供冷却水排出的排水口。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淬火装置通过在淬火槽的排液口连接一电磁阀,电磁阀的另一出液口通过回液管道和循环泵连通于冷却装置的进液口,且同时所述冷却装置的出液口还与所述淬火槽的进液口相连通,这样当淬火槽中的液体温度接近温控上限时,控制电磁阀的另一出液口打开,淬火槽中的液体便会通过回液管道、过滤器和循环泵进入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然后经冷却后的液体会重新回流至淬火槽中,从而实现将淬火槽中的液体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不同批次的金属工件具有相近的淬火温度,进而很好的保证了金属工件淬火质量的一致性;此外电磁阀的一出液口与排污管道相连通,实现将回流操作和排污操作分离开,避免了管道堵塞现象,不仅加速了回流操作,还降低了对金属工件表面的污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淬火槽 2——电磁阀
3——排污管道 4——回液管道
5——过滤器 6——循环泵
7——冷却装置 8——压缩空气管道
9——超声波发生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淬火装置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热处理的淬火装置,包括淬火槽1,所述淬火槽1的上部开设有进液口,所述淬火槽1的底面开设有排液口,且所述淬火槽1的底面上还铺设有多根压缩空气管道8,所述淬火槽1的内侧壁上还定位安装有多个超声波发生器9,压缩空气管道和超声波发生器均用于使淬火槽内的液体流动;
另电磁阀2的进液口与所述淬火槽1的排液口相连通,电磁阀的一出液口与排污管道3相连通,电磁阀的另一出液口通过回液管道4和循环泵6连通于冷却装置7的进液口,且同时所述冷却装置7的出液口还与所述淬火槽1的进液口相连通。淬火槽中的液体温度会随着金属工件的投入不断升高,当淬火槽中的液体温度接近温控上限时,控制电磁阀的另一出液口打开,淬火槽中的液体便会通过回液管道、过滤器和循环泵进入冷却装置中进行冷却,然后经冷却后的液体会重新回流至淬火槽中,从而实现将淬火槽中的液体温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使不同批次的金属工件具有相近的淬火温度,进而很好的保证了金属工件淬火质量的一致性;此外该淬火装置将回流操作和排污操作分离开,避免了管道堵塞现象,不仅加速了回流操作,还降低了对金属工件表面的污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淬火槽1为长方体槽,所述超声波发生器9有两台,该两台超声波发生器分别定位安装在所述淬火槽1上呈相对设置的两内侧壁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昆山鑫昌泰模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541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