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棒表面的润滑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5788.2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34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李启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本腾铜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N15/00 | 分类号: | F16N15/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25000 ***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表面 润滑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润滑设备,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用于铜棒表面的润滑装置。
背景技术
铜棒在抛光后表面会变的光滑,然后将抛光后的铜棒运输到其他加工设备上,在设备之间的移动容易使得铜棒表面磨损,造成铜棒规格达不到要求,另外在铜棒生产完成后需要按规格堆放捆扎在一起便于运输,但是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运输设备的晃动,会使得铜棒之间产生摩擦造成铜棒磨损,达不到客户所要求的铜棒直径规格,使得铜棒质量达不到标准,而遭到客户退货造成亏损,而且受损后的铜棒在使用过程中,由于质量问题容易造成其他的不必要损失,甚至带来人身危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得铜棒磨损小,生产效率高的铜棒润滑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铜棒表面的润滑装置,包括盒体、置于盒体内的润滑机构,
所述润滑机构包括有转轴、固体润滑剂、弹性件,
转轴可拆卸固定于盒体内,
固体润滑剂包括第一固体润滑剂和第二固体润滑剂,弹性件包括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
第一弹性件、第一固体润滑剂、第二固体润滑剂、第二弹性件依次绕设在转轴上,
所述第一固体润滑剂与第二固体润滑剂之间相互抵触,
所述盒体朝向卷绕包纸装置与出线轴的两侧面均设有供铜棒穿设的通孔,两通孔呈相互对应且连通设置,
所述通孔对应于第一固体润滑剂与第二固体润滑剂之间的接触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铜棒穿设过通孔后,并经过第一固体润滑剂和第二固体润滑剂,使得固体润滑剂黏附于铜棒表面,使得铜棒表面变得光滑,降低了铜棒与设备之间摩擦的摩擦力,使得提高了铜棒的移动速度,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且降低铜棒表面的摩擦力后能够降低铜棒的磨损,提高了铜棒的质量,设置弹性件使得第一固定润滑剂与第二固定润滑剂能够始终抵触在一起,且在固体润滑剂端面消耗掉以后能够通过弹性件弹力作用,还是始终抵触在一起,使得提高了使用效果,当铜棒经过固体润滑剂后铜棒的移动,能够带动固体润滑剂在转轴上旋转,使得固体润滑剂旋转并与铜棒抵触,保证了固体润滑剂的使用面,提高了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时间,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转轴上套设有转盘,所述转盘位于弹性件与固体润滑剂之间,所述转轴两端面均可拆卸连接有固定盘,所述弹性件一端固定于固定盘上,另一端固定于转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转轴上设置转盘,且固体润滑剂一端抵触于转盘上,另一端抵触于铜棒上,当铜棒移动,并带动固体润滑剂转动时,通过设置转盘能够降低固体润滑剂与弹性件的摩擦力,使得增加了固体润滑剂的转动能力,保证了固体润滑剂的使用效果。
弹性件一端抵触于固定盘上另一端抵触于转盘上,使得转盘通过弹性件弹力作用可在转轴上滑动,当固体润滑剂使用完了以后,可将固定盘与转轴分离,并使得转盘可从转轴上取下,并在转轴上更换新的固体润滑剂,使得设备可继续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体润滑剂为圆柱形,所述固体润滑剂端面圆心处设有与转轴相配合的转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固体润滑剂设置成圆柱形,且在圆柱形的端面圆心设置转孔,使得铜棒对固体润滑剂的受力均匀,提高了固体润滑剂的转动效果,使得提高了设备的使用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固体润滑剂有石蜡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石蜡对于铜棒表面的润滑效果明显,且石蜡有防水阻电作用,使得铜棒表面的石蜡能够避免与水的接触,且能够增加铜棒表面的绝缘性能,提高了铜棒的使用效果,增加了铜棒导电的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具有下述优点:通过设置固体润滑剂且铜棒通过固体润滑剂后使得铜棒表面覆盖有固体润滑剂,使得降低了铜棒与设备之间的摩擦了,减少了铜棒摩擦的磨损,且提高了铜棒的输送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棒表面的润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棒表面的润滑装置的润滑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铜棒表面的润滑装置的润滑机构剖面图。
图中:1、铜棒润滑装置;11、盒体;111、通孔;12、润滑机构;121、转轴;122、固体润滑剂;1221、第一固体润滑剂;1222、第二固体润滑剂;123、弹性件;1231、第一弹性件;1232、第二弹性件;124、转盘;125、固定盘;2、铜棒。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本腾铜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本腾铜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578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