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转取泥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6299.9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03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姚文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13/08 | 分类号: | E02D13/08 |
代理公司: | 重庆博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2 | 代理人: | 李晓兵;李玉盛 |
地址: | 400084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转 取泥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施工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快速、便捷的将管桩内泥土清理干净的回转取泥器。
背景技术
北方及软弱土质地区,施工工程中,基础多采用管桩施工,在管桩施工后,如未及时对上部结构施工,桩内会因为雨季泥浆流入、开挖等原因导致桩内填满泥土,而桩与地梁等有锚固要求,必须对桩内泥土进行清理,而桩的内径一般较小(通常为200mm)、后期施工锚固深度一般为3500mm,人工清理管桩内泥土较为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清理管桩内泥土是采用人工清掏或采用桩内灌水将泥土变为泥浆后抽走。采用人工清掏的方式,费时费力,且很难清理干净。抽泥浆时,对机械设备的要求较高,在实际操作中,因施工困难,泥土往往未清理到位,导致锚固深度满足不了设计及规范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的一种结构简单、能快速清理掉管桩内泥土的回转取泥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回转取泥器,它包括至少两块处于同一水平面的回转叶片、位于回转叶片上方的转把以及置于回转叶片和转把之间、并用于连接回转叶片和转把的连杆;所述回转叶片通过一个位于中间部位、宽度小于回转叶片的连接块相互连接,相邻两块回转叶片之间具有缝隙,且每块回转叶片的相邻一面均为斜面;使用时,手动转动转把,带动回转叶片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在回转叶片的斜面推动下,泥土从斜面之间的缝隙中被推到回转叶片上,从而实现泥土的收集,当泥土达到一定土量时,将取泥器向上提出,倒出泥土即可。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块与回转叶片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一端与转把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叶片之间的缝隙在3~12mm。
进一步的,所述回转叶片的斜面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15~75°。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得到的回转取泥器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造价低,可以现场进行制作;且该工具能重复利用。
2、能快速的将管桩内的泥土取出,省时省力,节约了劳动力、且便于施工中的过程监控。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回转取泥器的立面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回转叶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回转叶片1、斜面11、连杆2、转把3、连接块4、缝隙5。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的回转取泥器,如图1、图2所示,它包括四块处于同一水平面的扇形回转叶片1、位于回转叶片1上方的转把3以及置于回转叶片1和转把3之间、并用于连接回转叶片1和转把3的连杆2;所述回转叶片1通过一个位于中间部位、宽度小于回转叶片1的连接块4相互连接,相邻两块回转叶片1之间具有缝隙5,且每块回转叶片1的相邻一面均为斜面11;使用时,手动转动转把3,带动回转叶片1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在回转叶片1的斜面11推动下,泥土从斜面11之间的缝隙5中被推到回转叶片1上,从而实现泥土的收集,当泥土达到一定土量时,将取泥器向上提出,倒出泥土即可。
在具体实施时,上述连接块4与回转叶片1通过焊接或紧固件固定连接,所述连杆2一端与转把3固定连接,另一端与连接块4固定连接。
为了便于泥土从缝隙中被推挤到回转叶片上,所述回转叶片1之间的缝隙为10mm。所述回转叶片1的斜面11与底面之间的夹角为45°。
上述连杆2的高度需根据现场情况来确定。
下面,就本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工作原理作如下说明:
在使用时,先握住转把3,将回转叶片1的一端放入管桩内。然后,顺回转叶片1的开口方向转动转把3,此时,通过连杆2与转把3相连接的回转叶片1也会随之旋转。在旋转的过程中,回转叶片1的斜面11会推动泥土,泥土就会顺着回转叶片1的斜面11被挤压到回转叶片上。当达到一定的土量时,握住连杆2,并向上提起回转叶片1。完全取出回转叶片1时,将回转叶片1上的泥土清理干净后重复上述步骤,直到管桩内泥土低于桩内钢筋砼锚固标高。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技术方案,尽管申请人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那些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技术方案的宗旨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629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通用内回路消毒机
- 下一篇:一种自动拍照控制方法、装置及自动拍照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