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6997.9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771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龙飞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高要市萨提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D13/00 | 分类号: | F24D13/00;F24D19/1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海心联合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95 | 代理人: | 蔡国 |
地址: | 526115 广东省肇庆市高要市新桥镇***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集中 蓄电式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材料领域,特别是一种能够应用于现代化小区具有错峰用电功能的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
背景技术
室内供暖在南方和北方有所不同,北方大多采用集中式热水供暖,南方大多采用电炉子等设备供暖,南方冬天阴冷的天气往往无法通过电炉供暖解决所有的问题,如室内潮湿、室内温度低等问题,现有技术中提供了采用碳纤维地暖的方式进行制热,因此开发出一种能够批量化系统化的应用到小区中的电采暖系统是非常具有市场前景的项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应用于现代化小区具有错峰用电功能的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包括蓄电单元、切换及充电单元、供暖单元,所述的蓄电单元由多个蓄电池构成,所述的切换及充电单元包括双电源切换电路和充电电路,所述的双电源换电路的输出端与供暖单元相连,所述的双电源切换电路的输入端为A端和B端,其中,A端与蓄电单元相连,B端与电网相连,所述的充电电路的输入端与电网相连,所述的充电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单元相连,所述的供暖单元包括多组并列的碳纤维供暖组组成,所述的碳纤维供暖组包括设置在用户家中的碳纤维地暖、功率控制器、温度感应器、开关,所述的开关依次与功率控制器和碳纤维地暖相连,所述的温度感应器与功率控制器相连。
在上述的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中,所述的碳纤维地暖包括套层,所述的套层内设有聚氨酯薄膜,所述的聚氨酯薄膜上设有由多根碳纤维发热丝并排布置所形成的碳纤维丝层。
在上述的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中,所述的碳纤维丝层上铺设有一层碳纤维粉末。
在上述的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中,还包括光伏发电站,所述的充电电路为切换电路,所述的切换电路的输入端为C端和D端,所述的C端与光伏发电站相连,所述的D端与电网相连,所述的切换电路的输出端与蓄电单元相连。
在上述的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中,所述的蓄电池为免维护铅酸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通过采用蓄电单元、切换及充电单元、供暖单元,供电电源控制蓄电单元在闲事充电、忙时供电,以达到错峰用电,减少用电负荷,节约用电费用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构方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结构方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的碳纤维供暖组结构方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碳纤维地暖311的剖面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切换及充电单元2的电路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实施例1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集中蓄电式地暖系统,包括蓄电单元1、切换及充电单元2、供暖单元3,包括所述的蓄电单元1由多个蓄电池构成,所述的切换及充电单元2包括双电源切换电路22和充电电路23,所述的双电源换电路22的输出端与供暖单元3相连,所述的双电源切换电路22的输入端为A端和B端,其中,A端与蓄电单元1相连,B端与电网4相连,所述的充电电路23的输入端与电网4相连,所述的充电电路23的输出端与蓄电单元1相连。如图5所示,切换及充电单元2由以下电路器件构成:指示灯、交流接触器221、断路器222以及用以控制交流接触器221和断路器222的控制电路,通过交流接触器221和断路器222的联合作用实现由电网4单独供电给蓄电单元1和供暖单元3,也可以实现蓄电单元1供电给供暖单元3的目的。
所述的供暖单元3包括多组并列的碳纤维供暖组组成,所述的碳纤维供暖组包括设置在用户家中的碳纤维地暖311、功率控制器312、温度感应器313、开关314,所述的开关314依次与功率控制器312和碳纤维地暖311相连,所述的温度感应器313与功率控制器312相连,所述的碳纤维地暖311包括套层315,所述的套层315内设有聚氨酯薄膜316,所述的聚氨酯薄膜316上设有由多根碳纤维发热丝317并排布置所形成的碳纤维丝层,所述的碳纤维丝层上铺设有一层碳纤维粉末(图4中未示出,实际上填充在碳纤维发热丝之间的间隙中),本方案此采用碳纤维粉末和碳纤维丝层结合,碳纤维丝韧性好,可以避免被地板以及人的体重压断,碳纤维粉末可以提高碳纤维丝之间的导电性能,并且也起到发热的作用,通过上述设计,从宏观上看是扁形的一个发热体,发热均匀,避免地板受热不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高要市萨提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高要市萨提亚新型建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699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