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用于钢绞线离心混凝土桩的端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7212.X | 申请日: | 2014-10-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594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俞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向阳 |
主分类号: | E02D5/58 | 分类号: | E02D5/5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方闻俊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钢绞线 离心 混凝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各类建筑结构体系的桩基基础工程的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钢绞线离心混凝土桩的端板。
背景技术
在管桩产品结构中,管桩结构两端对预应力主筋起锚固作用的钢件称为端板,端板是管桩生产中的一个配件产品或附件产品。端板在管桩结构中的主要作用有二方面:首先是对施加的预应力主筋起到一个固定作用,另一个作用是用作管桩与管桩接驳时焊接连接的钢件,即接桩,接桩时,将相邻两混凝土桩的端板贴合,再通过焊接将相互贴合的端板焊接在一起。
传统的端板是固定在混凝土桩端部的一种板状部件,端板的中心设有通孔而使整体呈环形,端板上开有多个用以固定墩头钢棒的连接孔,这种连接孔呈8字形,由相互连通的大孔部和小孔部组成。传统的端板只适合用于采用钢棒作为预应力主筋的混凝土桩。
因钢绞线的抗拉强度高(其抗拉强度设计值为1320MPa,抗拉强度最高可达1960MPa),近年来,我国企业和科研机构也对钢绞线应用于离心混凝土桩进行了大量研究,但至今未出现有实用价值的技术方案。为此有人研发出克服钢绞线在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中的连接固定问题,使得离心混凝土桩使内部的主筋采用钢绞线成为可能并具有现实应用价值的具有钢绞线的混凝土桩。如一申请号为CN201410034851.8(公告号为CN103741672A)的中国发明专利《一种具有钢绞线的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及制造方法》披露了这样一种具有钢绞线的离心混凝土桩,包括位于混凝土桩体内的钢筋笼,钢筋笼包括轴向布置的预应力主筋、绕置在所述主筋外的箍筋及位于桩体端部的端板,预应力主筋为钢绞线的离心混凝土桩,至少一端的端板与钢绞线采用夹片结构连接,即在该块端板上开有数个由内至外孔径逐渐扩大的锥形孔,锥形孔与钢绞线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锥形孔内放置有多片夹片,各夹片的内表面设有卡齿,多片夹片拼合形成用以卡箍钢绞线的夹头组件,夹头组件的外周面形成与所述锥形孔相配的锥体面,夹头组件的中心形成内齿孔,各钢绞线均穿过相应夹头组件内的内齿孔并被内齿孔锁紧,夹头组件的外端面与所述端板的外端面齐平或略低,钢筋笼一端的端板通过螺栓与锚固板固定连接,将钢筋笼另一端的端板通过螺栓与张拉板固定连接,将该带有张拉板的钢筋笼置于下半模中,张拉板位于下半模的模腔中,锚固板与下半模的外端面贴合。
前述专利披露的适合用于连接钢绞线的端板,其结构和传统端板不同,其将传统的连接孔换成锥形孔,该锥形孔用以放置夹片组件,在张拉过程中,夹片能夹紧钢绞线同时通过锥形面配合,夹片组件被牢靠固定在锥形孔内,同时端板上还设有多个用以连接锚固板或张拉板的螺纹孔。为使钢绞线固定牢靠,要求夹片组件具有一定高度,这就使得端板上锥形孔的孔深较大,为此,整个端板的厚度相较于传统的端板要厚很多,端板一般采用Q235钢制成,端板厚度的大大增加导致端板的成本居高不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一种能有效降低成本的并适合用于钢绞线离心混凝土桩的端板。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钢绞线离心混凝土桩的端板,包括呈环形的板件,板件具有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内环面和外环面,所述板件上开有多个由内至外孔径逐渐扩大的锥形孔、及多个用以连接的螺纹连接孔;其特征在于:所述板件的第一端面具有一圈凸起的呈环形的凸台部,该凸台部位于板件的内环面和外环面之间,所述锥形孔和螺纹连接孔均设置在该凸台部上。
进一步改进,上述板件的第一端面具有一圈凸起的挡环,该挡环的内周面与板件的内环面齐平,所述挡环、凸台部及板件的第一端面构成一环形沟槽。设置挡环使得板件的第一端面位置处能形成环形沟槽,环形沟槽的设置能增加混凝土桩中的混凝土部分与端面的接触面积,另外混凝土桩中的一部分混凝土嵌入沟槽内,故本结构特点能让端板与混凝土桩结合更为牢靠,同时,如果端板与混凝土桩接合面处有裂缝,挡环的设置延长裂缝到锥形孔处的距离,这样水流不能轻易经由裂缝流向位于锥形孔内的夹片组件而腐蚀夹片组件,使得使用本端板的混凝土桩的安全性更佳。此外,设置该挡环可与端板上焊接的大于4mm的桩套箍构成一个内外钢筒结构,两个钢筒结构包裹有钢筋混凝土,这样可以在接桩部受力状态下,抵消一大部分对夹片组件的剪切力。
进一步地改进,上述环形沟槽的底面具有多圈沿径向间隔设置的环形锯齿部。环形锯齿部主要有两个作用,一个是增加端面与混凝土桩的结合力,另一个是进一步延长水流流向锥形孔的距离。
为防止水流从两混凝土桩的端板接合面流向锥形孔,上述板件的第二端面邻近内环面位置处设有用以放置密封圈的环形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向阳,未经俞向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721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