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双质体异向振动分级筛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7596.5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4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徐春江;齐正义;王兆申;石剑锋;郭秀军;陈志强;刘鑫;袁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7B1/28 | 分类号: | B07B1/28;B07B1/42;B07B1/46;B07B1/50 |
代理公司: | 唐山永和专利商标事务所 13103 | 代理人: | 王永红 |
地址: | 063000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质体 振动 分级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干法分级筛,特别是涉及一种应用于潮湿细
粒粘性物料(外在水分含量7~14%,分级粒度在6~13mm)的干法筛分双质体异向振动分级筛。
背景技术
在我国的能源构成中,煤炭占一次能源的70%以上,煤炭作为我国的主要能源,在国民经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十二、五期间,国家继续推动动力煤洗选,特别是褐煤的洗选提质。由于褐煤外在水分较高,且矸石容易泥化,煤粒易粘结成团,普通筛机对其筛分时易造成筛孔堵塞,致使筛分困难。为提高筛分效率,必须设法消除煤粒之间及煤与筛面之间的粘结力,增大筛面对物料的作用力。普通筛分机只能通过增加它们的激振力,达到消除煤泥堵塞筛孔的目的,而这样又会增加筛机的动负荷和降低可靠性的弊端;当激振力较小时,又很难使堵在筛孔内的颗粒从筛孔中抛出,粘性物料难以充分松散并重新排列,筛分过程明显恶化,普通筛分机无法完成对细粒粘性物料的干法筛分。
这一问题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出现了许多新型的筛分机械,这些筛分机械均存在着不足;等厚筛在处理粘湿细粒物料时筛孔存在堵塞现象;概率分级筛分离精度低:琴弦筛筛丝寿命短;驰张筛的筛板开孔率低等。为此,研制用于细粒粘性物料的分级筛呼之欲出。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分级筛、琴弦筛筛、驰张筛等存在的分离精度低、筛丝寿命短以及筛板开孔率低等不足,提供一种由一个驱动装置提供两个振动,筛面的振动方向相反,且振幅不同的应用于潮湿细粒粘性物料(外在水分含量7~14%,分级粒度在6~13mm)的干法筛分的双质体异向振动分级筛。
实现上述目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双质体异向振动分级筛,所述的分级筛主要由筛板、弹簧和驱动装置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分级筛设置了第一质体和第二质体,第一质体通过连接弹簧与第二质体连接,与驱动装置连接;筛板一端固定在第一质体上,另一端固定在第二质体上,固定后形成的筛面在同一水平面上,筛面的振动方向相反,且振幅不同。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一质体、第二质体的布置方式分为串联布置或并联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第二质体为附加振动,其振动是由第一质体通过连接弹簧传递给第二质体,且第二质体与第一质体的振动方向相反。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筛板采用65Mn圆钢悬臂布置,为棒条筛板,筛板棒条交错布置。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的筛板串联或并联连接。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双质体异向振动分级筛的相邻筛面作异向振动,振动方向相反,振幅不同,且筛板同时进行二次颤振,筛面对物料产生很大的作用力,有效消除了潮湿细粒物料对筛面的粘附力,物料松散迅速,本分级筛采用双质体异向振动加弹性杆的二次振动原理,筛机具有处理能力大,开孔率大,筛分效率高,结构简单,节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串联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筛板串联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并联布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筛板并联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的俯视图。
图中标记,连接弹簧1,第二质体 2,隔振弹簧3,第一质体4,驱动装置5,筛板 6,筛条7,固定座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描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双质体异向振动分级筛,这种分级筛由第一质体4,第二质体 2,筛板6,传动装置5等组成。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是:分级筛采用单一驱动双重振动原理,用一个驱动器提供两个振动:第一质体4的一个基本振动(旋转偏心块)和第二质体2的一个附加振动(浮动筛框)。在这个振动过程中,安装在第一质体4上的棒条筛板和安装在第二质体2上的棒条筛板产生异向振动,同时筛板棒条在筛机振动过程中产生二次颤振,有效防止粘湿细粒物料的堵塞。
分级筛的具体结构见图1-图6。
本实用新型采用双质体,所述的双质体指筛机有两个质体参加振动,两质体具有相同的激振频率且振幅幅值不相等。双质体指第一质体4和第二质体 2,两质体的布置方式分为串联布置和并联布置。
图1-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质体 4和第二质体 2串联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煤科工集团唐山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759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车门控制模块的安装孔结构
- 下一篇:车辆及其装饰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