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炭化炉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9398.2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73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石国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安吉双虎竹木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0B1/10 | 分类号: | C10B1/10;C10B53/02 |
代理公司: | 湖州金卫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2 | 代理人: | 裴金华 |
地址: | 313300 浙江省湖州市安***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炭化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炭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木材炭化的炭化炉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制作高性能的成品木质板材,在加工的初始工艺一般都会对木材进行炭化处理,炭化处理效果的好坏对成品木质板材的性能具有加大影响,在该工艺过程中,需要进行炭化用的设备,现有技术中,有较多种类,如公告号为202924961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告了一种木材干燥炭化一体装置,虽然整个装置的性能、炭化效果均有一定的提高,但是炭化还是不够彻底,炭化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的提高,另外,炭化的效率、可操作性、安全性、节能环保等发面还没有起到较好的水准。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炭化效率高、碳化效果好且节能环保的的炭化炉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炭化炉结构,固定在地板上呈横卧状态的筒形的炭化炉主体外壳,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的前后两端开口分别为前开口和后开口,所述后开口处一体连接有封闭后盖,所述前开口处设有可与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进行开合的进出料端盖,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的顶端位置处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沿着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轴向传输高压蒸汽且与外界蒸汽源连通的蒸汽排放管,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的底端位置处的内壁上固定有用于沿着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轴向传输水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水排放管,所述蒸汽排放管和所述水排放管上下正相对。
上述方案中,整体结构比较牢固,对称性好,运行稳定,蒸汽排放管和水排放管的结构、位置设计配合其他结构,可以对送进来的木材进行彻底、有效的炭化,对木材的炭化的均匀度以及木材性能的提升均起到了非常大的帮助,另外,操作起来也比较方便,先打开进出料端盖,将需要进行炭化的木材送入炭化炉主体外壳内部,然后关闭进出料端盖,通过蒸汽排放管和水排放管进行蒸汽和水的精细的控制,并包括对炭化炉主体外壳内部气压、温度的调节等,使得在得到较好的炭化效果的情况下减少蒸汽、水的浪费,节能环保。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蒸汽排放管包括远离炭化炉主体外壳的前端与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的顶端位置处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且与外界蒸汽源连通的向下延伸的蒸汽下降段、与所述蒸汽下降段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且垂直于所述蒸汽下降段并朝着进出料端盖沿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轴向设置的蒸汽水平段、与所述蒸汽水平段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且垂直于所述蒸汽水平段并与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的顶端位置处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的蒸汽上升段,所述蒸汽水平段的下部开设有一排蒸汽排放口。既能节省较多的蒸汽的使用,同时还能保证非常好的炭化效果,效率也较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水排放管包括远离炭化炉主体外壳的前端与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的底端位置处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且与外界水源连通的向上延伸的水上升段、与所述水上升段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且垂直于所述水上升段并朝着进出料端盖沿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轴向设置的水水平段、与所述水水平段的另一端一体连接且垂直于所述水水平段并与所述炭化炉主体外壳的底端位置处的内壁垂直固定连接的水下降段,所述水水平段的上部开设有一排水排放口。既能节省较多的水的使用,同时还能保证非常好的炭化效果,效率也较高。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蒸汽排放口和水排放口一一上下正相对设置。进一步提高炭化效果和炭化效率。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沿着炭化炉主体外壳前端的端面朝向炭化炉主体外壳前端后端开设有与所述蒸汽上升段连通的环形槽,所述环形槽靠炭化炉主体外壳前端的端面位置配有可嵌入所述环形槽的一条环形的密封圈。在当进出料端盖闭合后,利用通入炭化炉主体外壳内的蒸汽中的一部分可以作用到密封圈,对本身结构的影响较少,又能很好地抵靠住密封圈,使得密封圈与进出料端盖紧密贴合实现高质量的密封,增加了安全性,还可以对炭化效果有一定的提升以及蒸汽和水一定量的节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安吉双虎竹木业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安吉双虎竹木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93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渣土车扬尘吸收装置
- 下一篇:护栏片与下横杆的连接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