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直缝焊接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89832.7 | 申请日: | 2014-10-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307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旭;王利敏;吉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9/025 | 分类号: | B23K9/025;B23K9/12;B23K9/133;B23K9/32;B23K37/05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郝瑞刚 |
地址: | 054001 河北***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焊接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接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直缝焊接机。
背景技术
直缝焊接机是一种对金属板材进行焊接加工的主要设备,尤其对于经卷板机卷制成型后的筒形工件而言,直缝焊接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在利用传统的直缝焊接机对经卷板机卷制成型后的筒形工件等板料进行焊接加工的过程中,为了避免焊缝在焊接过程中由于受热膨胀而变形,在对上述板料进行焊接加工前,操作工人需通过人工的方式对引弧板进行点焊并以此来保证焊缝稳定,这种方式存在工作效率低、点焊质量不稳定等缺陷;由于焊缝的宽度对焊接质量会产生严重的影响,传统的直缝焊接机一般是采用手工方式确定焊缝宽度,这种方式存在焊缝宽度难保证、焊接质量不稳定等缺陷;此外,板材在放置过程中的变形也会导致板材对接时上下错位及焊缝宽窄不一。
因此,针对以上不足,需要提供一种自动直缝焊接机。
实用新型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传统的直缝焊接机工作效率低,手工方式确定焊缝宽度造成的焊缝宽度难保证,焊接质量不稳定等缺陷;此外,板材在放置过程中的变形也会导致板材对接时上下错位及焊缝宽窄不一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自动直缝焊接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机体、左、右压床、焊缝对中定位装置、下垫板、焊接装置和横梁移动装置,所述机体设有焊接台;所述下垫板设有多个定位孔,所述下垫板固定在焊接台上;所述左、右压床均包括压床支撑架、压紧气缸和压板,所述压紧气缸固定在机体上,所述压床支撑架连接在压紧气缸的活塞杆上;所述压板连接所述压床支架上,且位于所述下垫板的上方;所述的焊缝对中定位装置包括定位气缸、夹具、焊缝定位针,焊缝定位针通过夹具连接在定位气缸的活塞杆上;焊缝对中定位装置设置在所述下垫板的下方,所述焊缝定位针用于穿过所述定位孔,定位待焊接工件;所述焊接装置安装在横梁移动装置上,所述横梁移动装置安装在所述焊接台的一侧,驱动所述焊接装置移动。
其中,所述的下垫板由铜材料制成,内部埋有铜管。
其中,所述的横梁移动装置包括动力单元、滑轮、横梁、齿条和齿轮,横梁采用门型导轨,内部装有齿条,滑块固定在机体上,动力单元带动齿轮转动,齿轮与齿条啮合带动横梁做横向运动。
其中,所述的焊接装置包括焊枪夹持器、焊枪、手动调整装置、滚珠丝杠升降装置、直流电机和焊接支架,焊接支架固定在横梁的前端,焊枪通过夹持器固定在手动调节装置上,滚珠丝杠升降装置位于焊接支架的内侧,电机安装在焊接支架的上表面,滚珠丝杠升降装置在电机的带动下上下运动。
其中,自动直缝焊接机还包括安装在机体上的导轨,所述压床支撑架通过滑块可滑动安装在导轨上;所述的压床支撑架通过滑块在压紧气缸的带动下沿着导轨上下移动实现压紧和松开工件。
其中,所述的左、右压床还包括压床支撑架开合气缸、压床架和扣板;扣板和开合气缸分别铰接安装在压床支撑架的一侧,扣板在开合气缸的作用下与压板扣合。
其中,所述的下垫板表面加工有焊接工艺槽,定位孔设置在工艺槽中。
其中,压板下固定有上垫板。
其中,所述横梁移动装置上设有送丝装置,用于向所述焊接装置提供焊丝。
其中,自动直缝焊接机还包括工件端部对齐装置,工件端部对齐装置设置在焊接台上,且安装在下垫板的一端。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自动化程度高,结构简单,设计巧妙,工作效率高,焊接质量好,焊缝宽度一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自动直缝焊接机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压床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焊缝定位对中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的铜垫板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的焊枪调整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横梁横向移动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河北创力机电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8983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