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不变形氧化膜铝线生产线动力传动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2091.8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0450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陈保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漯河杰能电磁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3/00 | 分类号: | H01B13/0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时立新;朱俊峰 |
地址: | 462000 河南省***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变形 氧化 膜铝线 生产线 动力 传动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磁线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不变形氧化膜铝线生产线动力传动系统。
背景技术
氧化膜铝线产品属于无机绝缘材料,它有耐超高温及耐超低温性、导热散热性好、热态功率大、不老化寿命长等突出优点。在国内应用较少,尤其在航空航天器中使用的电磁线还是有机材料,其主要原因是产品技术不成熟、工艺不完善;国外技术先进,产品的整个工艺过程控制严谨。在航空航天、核反应堆等军事领域,医疗设备的核磁共振,民用的高温电磁铁吸盘、除铁器、变压器、电抗器、电焊机等低压电器中都得到了很好的应用。
据有关专家介绍,我国的航空航天设备中,本应该优先使用氧化膜铝线,这种无机绝缘材料(不产生老化现象,使用寿命长)做线圈。由于我国不能够生产直径1毫米以下的氧化膜铝线,其主要原因是拉伸拉断,只能从国外进口有机绝缘材料。
国内传统的氧化膜铝线生产方式是在一条52米长的生产线上有21道压线轮和托线轮,在生产线的一端牵引氧化膜铝线,铝线带动这21道压线轮和托线轮被动传动。由于铝线是软铝线,这样就很容易导致变形,甚至铝线被拉断。
氧化膜铝线是铝线自身表面通过在硫酸溶液里面,经电解催化,生成的三氧化二铝,生成氧化膜层所需厚度过程是铝线在氧化槽内通过的时间,而铝线通过氧化槽时是连续运动的过程,传统的工艺是靠氧化膜生产线收线一端牵引运动,牵引运动过程中,铝线要经过生产线的21个压线轮和托线轮,以保证工艺中铝线从去油→清洗→第一次氧化→第二次氧化→清洗→中和→清洗→封闭→烘干等完整的流程。压线轮和托线轮是完成生产线在同一水平线时的引入和导出的重要作用。但是,压线轮和托线轮使铝线不断产生弯曲变形,即增加了生产线的牵引阻力,也相应使铝线在氧化过程中不断产生拉伸变形,其结果是氧化膜铝线在不断变形中生成的氧化膜层有膜层疏松现象,直接降低了氧化膜铝线绝缘层的绝缘性能。
绝缘层耐击穿电压值,是衡量氧化膜铝线绝缘能力的首要指标,经过大量的检测,氧化膜耐击穿电压的范围应该在260V~350V之间,可是试验证明,极少数的耐击穿电压值低点在180V。个别低点却代表了氧化膜铝线的耐击穿电压的最高指标。如果不是变形形成的这一现象,氧化膜铝线工艺的耐击穿电压就会增加80V,达到260V以上。所以,氧化膜铝线生产环节,铝线变形引起的耐击穿电压低的问题必须解决。
综上所述,要制造质量稳定、绝缘性能可靠的产品,就要克服铝线氧化过程中的变形,就必须氧化铝线时不变形。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压线轮和托线轮主动驱动氧化膜铝线、减小氧化膜铝线所受拉力的不变形氧化膜铝线生产线动力传动系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不变形氧化膜铝线生产线动力传动系统,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沿前后方向设有一根传动轴,机架上由前到后依次设有均与传动轴连接传动的第一铝线驱动机构、第二铝线驱动机构、第三铝线驱动机构、第四铝线驱动机构、第五铝线驱动机构、第六铝线驱动机构和第七铝线驱动机构;
所述第一铝线驱动机构和第七铝线驱动机构的构造相同且对称布置,第二铝线驱动机构、第三铝线驱动机构、第四铝线驱动机构、第五铝线驱动机构和第六铝线驱动机构的构造相同。
所述第一铝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一锥齿轮、第二锥齿轮、第一同步齿形轮、第二同步齿形轮、第三同步齿形轮、第四同步齿形轮、第五同步齿形轮、第一齿轮、第二齿轮、第一托线轮和第一压线轮,第一锥齿轮同轴向设在传动轴上,第二锥齿轮与第一同步齿形轮同轴设置,第二同步齿形轮、第一齿轮和第五同步齿形轮同轴设置,第三同步齿形轮与第一托线轮同轴设置,第四同步齿形轮与第二齿轮同轴设置,第五同步齿形轮与第一压线轮同轴设置;
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第一同步齿形轮与第二同步齿形轮通过第一同步齿形带传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第三同步齿形轮与第五同步齿形轮通过第二同步齿形带传动连接,第四同步齿形轮和第五同步齿形轮通过第三同步齿形带传动连接;
第一压线轮位于第一托线轮后侧,第一压线轮的位置高于第一托线轮。
所述第二铝线驱动机构包括第三锥齿轮、第四锥齿轮、第七同步齿形轮、第八同步齿形轮、第九同步齿形轮、第十同步齿形轮、第十一同步齿形轮、第十二同步齿形轮、第十三同步齿形轮、第十四同步齿形轮、第三齿轮、第四齿轮、第五齿轮、第二托线轮、第二压线轮和第三压线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漯河杰能电磁设备有限公司,未经漯河杰能电磁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209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模具
- 下一篇:一种动力及光信号传输混合电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