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民居的整体模块化钢构多层楼面层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2419.6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48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陈纪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云南汇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5/43 | 分类号: | E04B5/43;E04B5/48;E04B1/19 |
代理公司: | 昆明正原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53100 | 代理人: | 陈左 |
地址: | 650228 云南省昆*** | 国省代码: | 云南;5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民居 整体 模块化 多层 楼面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制装配式住宅领域,尤其是一种用于民居的整体模块化钢构多层楼面层结构。
背景技术
楼面层是整体结构中保证房屋总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的构件之一,对房屋起稳定作用。现有的楼层面结构均是单层施工,施工进度较慢。另外还不能兼顾到许多方面的应用,如技术结构性能方面的抗震、品质、同用、标准化、易施工、工厂成品化生产和现场组装等的欠缺。钢结构的抗震性能远优于传统的混凝土和砖混住宅,同时,由于钢结构的结构自重相对较轻,单位面积重量仅相当于同等面积砖混结构重量的1/2,所以处理简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用于民居的整体模块化钢构多层楼面层结构,其稳定性佳、通风好,在工厂机械化生产、现场拼装,安装便捷、建设周期短、造型美观,抗震性能好、质量要求高、大跨度,空间高、节约空间、施工安全。整体模块化钢构民居多层同时施工,应用该技术,能够大大提升建筑的整体结构,保证房屋总体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对房屋整体性起稳定作用。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用于民居的整体模块化钢构多层楼面层结构,每一层包括护栏、上弦球、上弦杆、下弦球、下弦杆和腹杆构成的网架结构楼面层,在每一层网架结构楼面层中,相邻的四个上弦球之间通过上弦杆焊接构成一个四边形上模块单元,若干个四边形上模块单元焊接在一起构成网状上平面结构,相邻的四个下弦球之间通过下弦杆焊接构成一个四边形下模块单元,若干个四边形下模块单元焊接在一起构成网状下平面结构;四边形上模块单元的每个上弦球与位于其下方四边形下模块单元的四个下弦球分别通过腹杆连接组成一个网架结构的楼面层空间,在该网架结构的楼面层空间内固定安装护栏,所述护栏中嵌入卫生厨具、给水管、排水管或通信电网管;若干层相同的网架结构楼面层之间通过3~4根竖直立柱连接为一体构成多层楼面层结构。
优选的是,所述的网架结构楼面层中,每个上弦球位于正下方四边形下模块单元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四根倾斜的腹杆与该下模块单元的四个下弦球连接;连接上弦球和下弦球的每根倾斜腹杆与网状上平面结构及网状下平面结构之间分别形成45~60度的夹角。
优选的是,所述的网架结构楼面层中,每个下弦球位于正上方四边形上模块单元的中心位置并通过四根倾斜的腹杆与该上模块单元的四个上弦球连接;连接下弦球和上弦球的每根倾斜腹杆与网状上平面结构及网状下平面结构之间分别形成45~60度的夹角。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层楼面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护栏、2-上弦球、3-上弦杆、4-下弦球、5-下弦杆、6-腹杆,7-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图1~3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用于民居的整体模块化钢构多层楼面层结构,每一层包括护栏1、上弦球2、上弦杆3、下弦球4、下弦杆5和倾斜一定角度的腹杆6构成的网架结构楼面层,若干下弦球与若干下弦杆组成网状下平面整体结构,若干上弦球与若干上弦杆组成网状上平面整体结构,每个上弦球分别通过四根倾斜腹杆连接其下方的四个下弦球,每个下弦球分别通过四根倾斜的腹杆连接其上方的四个上弦球;在连接组成的网架结构楼面层空间内固定安装护栏,在护栏中可以嵌入卫生厨具、给水、排水、通信电网管等。连接上弦球和下弦球的每根倾斜的腹杆与网状上平面结构及网状下平面结构之间分别形成60度的夹角。上、下相同的若干层网架结构楼面层空间之间通过3~4根竖直立柱7连接为一体构成多层楼面层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云南汇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云南汇丰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241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摩托车水冷系统散热器及其散热结构
- 下一篇:排气弯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