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车碟刹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3562.7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717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黄冠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均辉企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D65/847 | 分类号: | F16D65/847;F16D66/02;F16D65/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董惠石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机车 碟刹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机车碟刹盘,特别是指一种能提供高驾驶安全性的机车碟刹盘。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的具有碟刹盘的机车,其碟刹盘设置于轮体的两侧,该机车利用卡钳的刹车皮夹持于碟刹盘的侧面以迫使轮体停止转动的方式,达到刹车的目的。
由于现有技术的机车透过碟刹盘来刹车时,卡钳的刹车皮与碟刹盘之间会产生磨擦而使得碟刹盘磨损,因此,碟刹盘于使用一段时间后,其厚度会因磨擦而变薄。且由于卡钳的刹车皮与碟刹盘之间于磨擦时会产生大量的热能,故厚度变薄的碟刹盘会因受热而容易产生形变。相较于未受热变形的碟刹盘而言,受热变形的碟刹盘于刹车时与卡钳的刹车皮的接触面积较小,且难以被卡钳的刹车皮有效地夹持住,除了导致机车刹车的效能降低以外,还导致驾驶安全性降低。
而且,碟刹盘因磨擦损耗而变薄的程度需要准确的测量才能得知,使用者难以由肉眼直接判断,造成使用者经常于碟刹盘已变形或危险发生后才得知碟刹盘已不能使用。因此,现有技术的碟刹盘具有无法提供更高驾驶安全性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车碟刹盘,其能方便使用者判断其磨擦损耗的程度,因而具有提供高驾驶安全性的优点。
为了可达到前述的设计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碟刹盘包含:
一第一碟盘,其具有一外缘、一内缘、一中心穿孔及数个缺槽,该内缘环绕该中心穿孔成形,该数个缺槽分别由该外缘间隔内凹成型;
两第二碟盘,该两第二碟盘分别贴靠设置于该第一碟盘的两侧,各第二碟盘具有一接合面及一中心穿孔,各第二碟盘的接合面与该第一碟盘相连接,各第二碟盘的中心穿孔与该第一碟盘的中心穿孔相互对齐,且其中一第二碟盘具有一磨耗面,该具有 磨耗面的第二碟盘的磨耗面与其接合面相对设置,且该磨耗面内凹成型有至少一磨耗警示槽。
较佳的是,第一碟盘的内缘间隔内凹成型数个凹部。
较佳的是,各第二碟盘上间隔贯穿成型有数个散热孔。
更佳的是,各第二碟盘上间隔贯穿成型有数个散热孔,且第二碟盘的数个散热孔分别与该第一碟盘的数个凹部相连通。
更佳的是,各第二碟盘的数个散热孔分别与该第一碟盘的数个缺槽相连通。
更佳的是,该第一碟盘上间隔贯穿成型有数个散热孔,且各第二碟盘的数个散热孔分别与该第一碟盘的数个散热孔相连通。
具体而言,各第二碟盘的数个散热孔包含数个第一散热孔、数个第二散热孔及数个第三散热孔,各第二碟盘的数个第一散热孔分别与该第一碟盘的数个散热孔相连通,各第二碟盘的数个第二散热孔分别与该第一碟盘的数个缺槽相连通,且各第二碟盘的数个第三散热孔分别与该第一碟盘的数个凹部相连通。
如上述的机车碟刹盘,其进一步包含有一承载碟盘及数个连接组件,承载碟盘设置于该第一碟盘及该两第二碟盘的中心穿孔内,该承载碟盘为一环形片体,且该承载碟盘上间隔贯穿成型有数个定位孔,该数个连接组件间隔设置于该承载碟盘与该第一碟盘及各第二碟盘之间。
如上述的机车碟刹盘,其各连接组件包含有一铆钉、一中间垫圈及一固定垫片,该铆钉具有一抵靠端及一变形端,该铆钉的抵靠端同时抵靠于该承载碟盘的一侧面与其中一第二碟盘相对于其接合面的一侧面上,该中间垫圈及固定垫片穿设于该铆钉上,该中间垫圈的一侧面抵靠于该承载碟盘的另一侧面与另一第二碟盘相对于其接合面的一侧面上,该固定垫片的一侧面抵靠该中间垫圈的另一侧面上,该铆钉的变形端抵靠于该固定垫片的另一侧面上。
如上述的机车碟刹盘,该铆钉的抵靠端抵靠于该具有磨耗面的第二碟盘的磨耗面上。
于刹车时,该具有磨耗面的第二碟盘的磨耗面与刹车皮接触并于刹车时受到磨耗,当该磨耗面与该磨耗警示槽的底部相齐(即,该磨耗警示槽消失)时,表示机车碟刹盘已达应更换的标准。由于该磨耗警示槽直接设置于该具有磨耗面的第二碟盘的磨耗面上,使用者只需以肉眼观察该磨耗警示槽是否消失就可直接判断机车碟刹盘是否 已达应更换的标准,无需透过精密的量测。使用者可提早更换机车碟刹盘进而避免危险发生。故此,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碟刹盘可提供更高的驾驶安全性。
此外,凭借该第一碟盘的数个缺槽的设置,使得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碟刹盘呈现中空结构,使其表面积增加,令蓄积于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碟刹盘的热能有效地通过空气对流而散失,达到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碟刹盘的散热的效果。
凭借第一碟盘的各凹部及第一碟盘与各第二碟盘的各散热孔的设置,可达到进一步提升本实用新型的机车碟刹盘的散热的效果。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均辉企业有限公司,未经均辉企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356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