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气浮过滤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4921.0 | 申请日: | 2014-10-14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84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徐堃;顾汉章;戴红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1/24 | 分类号: | C02F1/24;C02F1/52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地址: | 214203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适用于 污水处理 系统 过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业污水的过滤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工业废水中含有高有机污染物、高氮磷污染物等,此类污染物以颗粒态和胶态为主,如不对污染物进行处理,将直接对水资源造成很大破坏,进而造成环境污染。
目前的废水处理主要是通过反应池往污水中投加絮凝剂,使污水中的胶体和悬浮物形成较大的絮团,再通过沉淀池固液分离使污水得到净化。但是目前的技术不管采用何种反应池和沉淀池,其出水浊度都达不到理想的要求,只能靠滤池进行调节。
为了解决该技术问题,申请人于2011年申请了中国实用新型专利CN 201120532180.X,其针对混凝反应沉淀系统进行改进,大大减少了颗粒沉降的距离,增大了沉淀面积,提高了沉淀效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提供一种适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气浮过滤装置,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效果。
为了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适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气浮过滤装置,包括气浮池、加药装置和溶气装置,所述气浮池具有进水口和出水口,加药装置设置在与气浮池进水口连接的进水管上,所述溶气装置具有溶气罐、与该溶气罐连接的溶气泵和空压机,所述溶气泵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与气浮池出水口的下方,溶气罐的输出口与设置在进水口下方气浮池底部的散气盘连接,气浮池内设置有位于进水口一侧的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包括靠近污水进水口且竖向设置的用于迫使污水向下流动的第一导流板和远离污水进水口且斜向固定于气浮池池底的第二导流板,所述散气盘位于第一导流板与第二导流板之间。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气浮过滤装置还具有如下进一步的改进:
1、所述气浮池出水口附近设置有竖向挡板,竖向挡板与出水口之间形成出水水道,所述竖向挡板上固定有集渣槽,集渣槽的出渣口固定在气浮池的池壁上。
2、所述出渣口位于出水口的上方。
3、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管道混合器,所述加药装置的出药口与管道混合器连接。
本实用新型结构巧妙,利用导流板强迫水流向下流,水流运行至底部时与溶气装置输出的小气泡充分接触,使悬浮物随同起泡一起上浮并漂浮于上表面,由于第二导流板具有倾斜角度,后续水流将浮渣推入集渣槽,实现浮渣的自动收集。出水口处的挡板有效阻挡了浮渣从出水口排出,提高出水的洁净度。
使用本装置进行污水处理时,通过加药装置向气浮池的进水管的管道混合器内投加絮凝剂,从而使输入气浮池的污水与絮凝剂充分混合,更有利于废水中悬浮物和胶体产生絮凝作用。溶气系统向气浮池内引入大量的微小气泡,通过表面张力沾附在细小悬浮物上,使细小悬浮物漂浮于液面形成浮渣,并通过集渣槽收集浮渣,并从出渣口排出。去除浮渣后污水得到了净化。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是本实施例适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气浮过滤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示意如下
1-气浮池,2-加药装置,3-进水口,4-出水口,5-溶气罐,6-溶气泵,7-空压机,8-散气盘,9-第一导流板,10-第二导流板,11-竖向挡板,12-集渣槽,13-出渣口,14-管道混合器,1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适用于污水处理系统的气浮过滤装置,包括气浮池1、加药装置2和溶气装置,气浮池1具有进水口3和出水口4,加药装置2设置在与气浮池1进水口3连接的进水管15上,进水管15上安装有管道混合器14,所述加药装置2的出药口与管道混合器14连接。如图所示,溶气装置具有溶气罐5、与该溶气罐5连接的溶气泵6和空压机7,溶气泵6的进水口通过管路连接至与气浮池1出水口4的下方,溶气罐5的输出口与设置在进水口3下方气浮池1底部的散气盘8连接,气浮池1内设置有位于进水口3一侧的导流机构,导流机构包括靠近污水进水口3且竖向设置的用于迫使污水向下流动的第一导流板9和远离污水进水口3且斜向固定于气浮池1池底的第二导流板10,散气盘8位于第一导流板9与第二导流板10之间。气浮池1出水口4附近设置有竖向挡板11,竖向挡板11与出水口4之间形成出水水道,所述竖向挡板11上固定有集渣槽12,集渣槽12的出渣口13固定在气浮池1的池壁上,出渣口13位于出水口4的上方。图中箭头表示是水流流向。
除上述实施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未经江苏汉光生物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49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改进的沥青污水渣油分离装置
- 下一篇:中水系统太阳能防尘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