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芯轴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5706.2 | 申请日: | 2014-10-15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5357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唐亚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冠杰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1/10 | 分类号: | F16C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原华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19 | 代理人: | 寿宁;张华辉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芯轴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于各种软轴上使用的芯轴。
背景技术
当前,软轴上使用的芯轴多种多样,归根结底是由一些细小的钢丝捻合而成,但是,这些芯轴在与软轴外管配合使用过程中,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和空行程都比较大,这给使用者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另外,在软轴盘好的情况下,其内部的芯轴很难运动。
有鉴于上述现有的芯轴存在的问题,本发明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设计制造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芯轴,能够解决现有存在的问题,使其更具有实用性。经过不断的研究、设计,并经过反复试作样品及改进后,终于创设出确具实用价值的本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提供一种芯轴,能够实现线与面的接触,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且空行程较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芯轴,于各种软轴上使用,且与软轴外管配合使用,该软轴外管包括涂塑层、直丝管和内衬管,该涂塑层位于直丝管的外表面上,该直丝管位于内衬管的外表面上;其中该芯轴位于软轴外管的内部,该芯轴包括中心钢丝、外层丝和类多棱柱,该中心钢丝位于芯轴的最中心,该外层丝捻在中心钢丝的外部,该类多棱柱是圆柱外表面上突起多条三角棱,其注塑在外层丝的外部,而该类多棱柱的三角棱与内衬管的内表面抵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芯轴,其中该类多棱柱是类十棱柱,该类十棱柱是圆柱外表面上突起10条三角棱。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
借由本实用新型,该类多棱柱外面的三角棱与内衬管的内表面抵接,以实现线与面的接触,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另外,由于本实用新型的芯轴与软轴外管内壁的间隙比较小,减小了芯轴运动时产生的空行程, 且在软轴盘好后使用时,芯轴仍可运动。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芯轴与软轴外管配合使用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涂塑层 2:直丝管
3:内衬管 4:中心钢丝
5:外层丝 6:类多棱柱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芯轴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参阅图1和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芯轴与软轴外管配合使用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芯轴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上述的芯轴于各种软轴上使用,且与软轴外管配合使用,该芯轴位于软轴外管的内部。
具体的,该软轴外管包括涂塑层1、直丝管2和内衬管3,该涂塑层1位于直丝管2的外表面上,该直丝管2位于内衬管3的外表面上,即涂塑层1、直丝管2和内衬管3叠设在一起。该芯轴包括中心钢丝4、外层丝5和类多棱柱6,该中心钢丝4位于芯轴的最中心,主要起到推拉的作用,该外层丝5捻在中心钢丝4的外部,以进一步保护中心钢丝,减少磨损,并且加大了整体直径,增加推拉力,使芯轴在使用时更加牢固、耐用;该类多棱柱6是注塑类多棱柱,且该类多棱柱6注塑在外层丝5的外部,而该类多棱柱的棱与内衬管的内表面抵接。需要说明的是,该类多棱柱6是圆柱外表面上突起多条三角棱,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定圆柱外表面上三角棱的数量,可以随外径的大小而定,满足需求即可。例如,该类多棱柱6选择为类十棱柱,即圆柱外表面上突起10条三角棱。另外,该类多棱柱6内部的形式可以有很多,不局限于一种,例如,该类多棱柱6的内部是由一定数量的细钢丝捻合在一起的结构。
在实际应用中,该类多棱柱6外面的三角棱与内衬管3的内表面抵接,以实现线与面的接触,减少接触面积,减小摩擦力。另外,由于本实用新 型的芯轴与软轴外管内壁的间隙比较小,减小了芯轴运动时产生的空行程,且在软轴盘好后使用时,芯轴仍可运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冠杰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未经洛阳冠杰软轴控制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570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