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偏轴球面蓝宝石棱镜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7160.4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565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王跃明;王建宇;肖喜中;马骏;黄文俊;鲍智康;王晟玮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J3/28 | 分类号: | G01J3/28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郭英 |
地址: | 20008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球面 蓝宝石 棱镜 中波 红外 成像 光谱仪 | ||
技术领域
本专利涉及一种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具体涉及一种偏轴球面蓝宝石棱镜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
背景技术
高光谱成像技术在遥感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目前公开的高光谱成像仪主要工作在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波段。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仪技术难度大,目前仅见的技术方案是利用光栅分光。
光栅分光成像光谱仪分为平面光栅、凹面光栅、凸面光栅三种,相比较而言,基于平面光栅和凹面光栅的成像光谱仪存在较严重的光谱弯曲;而中波红外凸面光栅成像光谱仪虽然像质好,但刻线密度通常较低,实现闪耀的成本很高。
目前仅见公开的芬兰Specim公司研制M50中波成像光谱仪的光学效率约为40%。
本专利提出的基于偏轴球面蓝宝石棱镜的成像光谱仪,像质优良,光学效率高(可以达到80%以上),可以广泛应用于中波红外高光谱成像仪的研制与应用。
发明内容
本专利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像质优良、分光效率高的中波红外成像光谱仪,解决现有光谱仪存在的光学效率低、成像质量不理想的技术问题。
本专利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棱镜光谱仪系统,参见图1,采用离轴折反式光学结构,光线经物镜成像在狭缝面1上,依次经过狭缝1、准直反射镜2、偏轴球面蓝宝石棱镜3、汇聚反射镜4,最终会聚成像到探测器光敏面5。系统满足物、像方远心。
所述的反射镜2为离轴使用的凹扁球形反射面;
所述的偏轴球面蓝宝石棱镜3的第一面301和第二面302的光学表面均为球面,其中第一面301为内反射面,第二面302为透射表面,经反射镜2反射的光线先经过第二面302,再经过第一面301内反射后,再由第二面302射向汇聚反射镜4;
所述的汇聚反射镜4为离轴使用的凹椭球形反射面;
如附图2所示,所述各光学面的光轴或法线存在相对偏转关系,其中:
偏轴球面蓝宝石3的第一面301光轴与准直反射镜2光轴偏置,两者之间的偏角为α,其取值范围为α∈[3.99564°,5.43426°];
偏轴球面蓝宝石3的第二面302光轴与第一面301光轴偏置,两者之间的偏角为β,其取值范围为β∈[1.76325°,8.25127°];
汇聚反射镜4光轴与偏轴球面蓝宝石3的第二面302光轴偏置,两者之间的偏角为γ,其取值范围为γ∈[1.57215°,3.96927°];
探测器光敏面所在平面的法线相对于汇聚反射镜4光轴偏置,两者之间的偏角为δ,其取值范围为δ∈[2.19065°,2.62970°]。
本专利的优点是:
相比传统光谱仪,该棱镜光谱仪系统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像质好,光学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偏轴球面蓝宝石棱镜成像光谱仪光学结构。
图2各光学表面相对偏轴示意图。
图3实施案例1(色散宽度0.3mm)设计传递函数(2.5μm波段)。
图4实施案例1(色散宽度0.3mm)设计传递函数(3.4μm波段)。
图5实施案例1(色散宽度0.3mm)设计传递函数(4.2μm波段)。
图6实施案例1(色散宽度1.2mm)设计传递函数(5.0μm波段)。
图7实施案例2(色散宽度1.2mm)设计传递函数(2.5μm波段)。
图8实施案例2(色散宽度1.2mm)设计传递函数(3.4μm波段)。
图9实施案例2(色散宽度1.2mm)设计传递函数(4.2μm波段)。
图10实施案例2(色散宽度1.2mm)设计传递函数(5.0μm波段)。
图11实施案例3(色散宽度1.8mm)设计传递函数(2.5μm波段)。
图12实施案例3(色散宽度1.8mm)设计传递函数(3.4μm波段)。
图13实施案例3(色散宽度1.8mm)设计传递函数(4.2μm波段)。
图14实施案例3(色散宽度1.8mm)设计传递函数(5.0μm波段)。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设计了三个具有相同的相对孔径、工作波段和狭缝长度,但色散宽度不同的偏轴球面蓝宝石中波红外棱镜光谱仪。
实施例1:
F#=2.5,工作波段为2.5μm-5μm,狭缝长度12mm,色散宽度0.3mm(采用30μm像元,可以实现10个波段的探测)。镜片参数如下表:
镜片参数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716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手持防爆式红外测温仪
- 下一篇:一种浮子式编码液位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