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8341.9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0469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郑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良 |
主分类号: | A23F3/06 | 分类号: | A23F3/06 |
代理公司: | 杭州新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34 | 代理人: | 李大刚 |
地址: | 313008 浙江省湖***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全自动 茶叶 摊青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摊青机,特别是一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新鲜茶叶经过适当时间的摊放,鲜叶中的营养物质会在生物酶的作用下,通过水解等化学反应形成,增加茶叶的口感、香气。但是摊青的时间过长,本身茶叶里面的水分就会减少,当在温度过高,时间过长,茶叶就会进一步的萎缩,茶叶的水分也会减少,最重要的就是当茶叶摊青后,泡出来的味道是非常苦涩,没有香味。所以时间不能太长。茶叶当采摘下来的时候,一般都是晴天,而这个时间太阳是非常大的,而茶叶内部还在进行光合作用。当摊青的时候,是要破坏它里面的叶绿素,这样生产出来的茶叶才会看上去更加的绿,而且泡的时候也会带有香味。但是摊青过短,那么里面的叶绿素就没有处理好,这样喝的茶叶湿气太重,苦味太重。所以对于茶叶摊青来说,时间和温度是非常重要的,两者是缺一不可的。
传统的摊青多采用人工操作,将茶叶放置在通风、阴凉的场地进行自然风干,这种工艺受天气和场地影响较大,无法人为控制温度和风量,而且摊放时间较长,摊青效率较底,随着人们对茶叶量的日益增加,传统的人工摊青方法已经不再适用,于是人们研发了摊青机,传统的摊青机大多采用常用的胶带机运输茶叶,这样茶叶的底部无法风干,而且提供风的方式大多采用风机直吹,容易出现局部过干的问题,摊青效果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它能够在快速完成茶叶摊青工作的基础上提高摊青效率和摊青后的茶叶质量,具有结构简单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包括摊青架体、送料架体、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送料架体倾斜设置,送料架体的一端与摊青架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摊青架体内由下至上依次设有第一托辊组、第二托辊组和第三托辊组,送料架体上安装有送料托辊组,第一传送带缠绕在第一托辊组上,第二传送带缠绕在第二托辊组上,第三传送带缠绕在第三托辊组和送料托辊组上;第一托辊组与第三托辊组通过链条连接,摊青架体的底部设有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第二托辊组连接,第二驱动电机通过链条与第一托辊组连接;第一传送带的下方设有转运胶带机;摊青架体的一侧设有鼓风装置,第一托辊组与第二托辊组之间、第二托辊组与第三托辊组之间均设有送风装置,鼓风装置与送风装置连通。
前述的这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中,所述鼓风装置包括鼓风机和集风箱,集风箱为下大上小的锥形,集风箱的底部与鼓风机连通;送风装置包括送风箱和送风孔,送风孔均匀布置在送风箱的顶面和底面,两个送风箱均与集风箱的侧面连通,集风箱内设有两块导流板,导流板分别位于两个送风箱与集风箱的连接口处。
前述的这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中,第一托辊组、第二托辊组和第三托辊组上的托辊之间均通过联动链条连接。
前述的这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中,所述第一传送带、第二传送带和第三传送带的结构相同,均由金属纱网和S形弹性杆构成,S形弹性杆均布在两层金属纱网之间,且S形弹性杆之间等间距设有加固杆;加固杆的两端与联动链条固定连接。
前述的这种全自动茶叶摊青机中,还包括进料挡板装置,所述进料挡板装置包括U形斗、活动橡胶挡板和调节手轮,U形斗固定在送料架体的顶部,U形斗的底部安装有转轴,活动橡胶挡板固定安装在转轴上,调节手轮固定安装在转轴的一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金属纱网和S形弹性杆组成的传送带,可以使茶叶的底部也能够与空气充分接触,而且这种金属纱网的传送带非常耐磨,不易损坏,加上与顶部和底部设有送风孔的送风箱配合使用,可以使茶叶的顶部和底部处于同样的环境下,整体提高茶叶的摊青效果。通过设置进料挡板装置可以有效防止茶叶的浪费。本实用新型能够快速且高效地完成茶叶的摊青工作,且具有结构简单和制造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鼓风装置和送风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进料挡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良,未经郑良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834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蓝宝石晶体导模法生长装置及生长方法
- 下一篇:快连接式电解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