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8606.5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291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卢文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兴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2C37/11 | 分类号: | A62C37/1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18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无源 火灾 探测 启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和应用于消防领域,专指一种气体灭火设备的无源启动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消防领域应用气体灭火设备启动方式普遍采用电磁铁启动或者电爆管引爆启动,这种启动方式需要一台自动火灾联动控制器与之配套,系统构成复杂,成本高,不适合小空间或强电磁干扰场合使用,容易造成误启动。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存在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集火灾探测控制启动于一身,简单方便使用的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描述如下:
一种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包括阀体、压帽、密封阀、喷口,压帽内部设置有主弹簧,主弹簧下部设置有导向台,压帽下部、主弹簧内部设有穿过导向台中心的顶头;顶头下部设置有密封阀,密封阀在瓶体内压作用下确保灭火药剂不会泄露,在密封阀外侧设有喷口,壳体上设置有瓶口螺纹,将启动装置固定在灭火器瓶上;压帽通过主弹簧给导向台预加弹力;导向台下部设置有卡主导向台向下运动的活塞杆,活塞杆外部向右依次设置有弹簧、密封圈,在其外部设置有活塞壳体,在活塞壳体右端设置有软管通过接头分别于活塞壳体、充气接头相接;软管通过充气接头充有压力气体,使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左运动伸出活塞壳体,阻挡导向台向下运动,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的软管为温度敏感的管状柔性材料。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的软管内气体压力为0.8-1.2MPa。
进一步的,在发生火灾时,本实用新型的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的软管遇火迅速破裂,管内充压气体泄放,活塞杆在弹簧的弹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导向台失去支撑而在主弹簧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通过顶头将密封阀打开,瓶体中的灭火剂从喷口喷出。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软管是一种温度敏感的管状柔性材料,作为火灾探测单元,能够保证一定的耐压,又能在火烧时迅速破裂,通过管内充压气体的泄放去控制控制活塞杆的运动,活塞杆运动后将阻挡在活塞杆上的预加有一定弹簧力的顶头释放,将此力直接加在密封阀上,使密封阀打开,从而达到释放灭火药剂。这种控制方式不需要电源供电,没有电子控制电路,因而可用在电压不稳和电磁干扰严重等恶劣环境。本发明集火灾探测控制启动灭火于一体,结构简单可靠,配置方便灵活,非常适合与小空间及电缆沟道,桥架等狭长空间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 瓶口螺纹,2 密封阀,3 喷口,4 阀体,5 顶头,6 导向台,7 主弹簧,8 压帽,9 活塞杆,10 弹簧,11 活塞壳体,12 密封圈,13 接头,14 软管,15 接头,16 充气接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一种无源火灾探测启动装置,包括阀体4、压帽8、密封阀2、喷口3,压帽8内部设置有主弹簧7,主弹簧7下部设置有导向台6,压帽8下部、主弹簧10内部设有穿过导向台6中心的顶头5;顶头5下部设置有密封阀2,密封阀2在瓶体内压作用下确保灭火药剂不会泄露,在密封阀2外侧设有喷口3,壳体上设置有瓶口螺纹1,将启动装置固定在灭火器瓶上;导向台6下部设置有卡主导向台6向下运动的活塞杆9,活塞杆9外部向右依次设置有弹簧10、密封圈12,在其外部设置有活塞壳体11,在活塞壳体11右端设置有软管14通过接头13、15分别于活塞壳体11、充气接头16相接。
在正常工作状态下,瓶口螺纹1固定在灭火药剂瓶体上,密封阀2在瓶体内压作用下确保灭火药剂不会泄露,软管14通过充气接头16内充有0.8-1.2MPA的压力气体,使得活塞杆9克服了弹簧10的弹力向左运动伸出活塞壳体11,阻挡了导向台6向下运动,导向台6预加有主弹簧7弹力,通过压帽8来给主弹簧7预加弹力。
发生火灾时,软管14遇火迅速破裂,管内充压气体泄放,活塞杆9在弹簧10的弹力的作用下向右运动,导向台6失去支撑而在主弹簧7的作用下向下运动,通过顶头5将密封阀2打开,瓶体中的灭火剂从喷口3喷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兴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未经陕西兴乐消防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860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