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599039.5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449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8 |
发明(设计)人: | 景培书;余登炯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东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A01K63/04 | 分类号: | A01K63/04 |
代理公司: | 上海麦其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57 | 代理人: | 董红曼 |
地址: | 200062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流 吸气 式增氧 净化 一体化 节能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养殖鱼类的增氧净化装置,尤其是一种家庭养殖观赏鱼的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养殖家庭观赏鱼的水体中,溶氧量及水净化的质量将直接影响鱼的成活率和饲料的转化率,而增氧及净化方法又与溶氧量的多少及水质的好坏密切相关。
目前,家庭养殖观赏鱼所采用的养鱼装置中通常都有抽水过滤系统和增氧系统两部分,或者是由抽水过滤系统和增氧系统集成的一个多功能系统。其中,抽水过滤系统是用水泵将水抽到固定在水体外的过滤盒中,水经过单层或多层过滤生化棉的简单过滤之后,再流回到水体中,此种系统一方面能实现鱼缸内的水循环,另一方面能对水起到较小的净化作用。增氧系统所采用的增氧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增氧泵将空气强力压入水中,让空气中的氧气与水充分接触,增加水的溶解氧含量;另一种是采用强力吸气办法将空气带入水中,比如目前使用比较广泛的“增氧、抽水、造浪”三合一多功能潜水泵就采用强力吸气办法,但是这两种增氧办法通常存在以下缺点:1.当观赏鱼的养殖密度较大时,一方面,常常需要增氧系统不停运转,从长期来看,耗电量多,且产生较大电磁污染,不利于节能和家庭环保;另一方面,增氧泵易于产生噪音,比如有的增氧泵,产生的气泡破裂时往往会发出“吱吱”的刺耳声,有的增氧泵虽然没有气泡的破裂声,但有刺耳的吸气声。2.增氧系统喷出的气体或带气的水流具有较大冲击力,容易冲起,甚至冲碎鱼的粪便、饵料残渣等,易使鱼缸内的水变浑浊,冲出的细小气泡也会减小局部水体的透明度,因而鱼缸水体清澈透明的状态会受到影响。3.增氧系统将空气压入或带入水中后有时会在水面上形成大量水泡,这些水泡难于收集,影响美观。
从总体上来看,目前采用的净化和增氧方法都是通过分配相应的电能去分别实现的,浪费了一些能量。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新的增氧净化装置来克服目前所使用的增氧净化装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目前家庭喂养观赏鱼所使用的增氧及净化系统的不足,提出了一种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包括:净化系统、增氧系统和水泡收集器;其中,所述净化系统包括进水管、水流调节阀和净化盒;所述水流调节阀设置在所述进水管上;所述净化盒内设置有滤材固定器、出水管、过滤棉、第一生化棉和净化盒出水口;所述滤材固定器的底面与所述净化盒的底面平行;所述出水管垂直于所述净化盒的底部,且向上垂直穿过所述滤材固定器的底面,同时与探入所述净化盒的所述进水管连通;所述过滤棉和所述第一生化棉均固定于滤材固定器上;所述净化盒出水口设置在所述净化盒的顶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所述增氧系统包括储水盘、消声增氧腔、吸气盘和水气混合管;所述储水盘设置在所述消声增氧腔的顶部;所述储水盘与所述净化盒出水口连通;所述储水盘的中心位置设置有漏水圆筒,所述漏水圆筒和所述消声增氧腔连通;所述漏水圆筒与所述消声增氧腔内悬挂的吸气盘的中部对应;所述消声增氧腔的底部设置有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有接头,所述接头处设置有所述水气混合管;所述消声增氧腔的两个相对的侧壁上各设置有一个窥视孔;所述水泡收集器与所述水气混合管的底端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所述滤材固定器进一步包括:滤材支撑杆、托板和支撑棒;所述过滤棉、所述第一生化棉和所述滤材支撑杆均设置在所述托板上;多根所述滤材支撑杆将所述过滤棉和所述第一生化棉垂直于所述托板固定;多根所述支撑棒垂直于所述净化盒的底部设置;所述托板放置在多根所述支撑棒上;所述托板的中心设置有圆孔,所述出水管竖直向上穿过所述圆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所述储水盘包括储水板、储水板支撑框和漏水圆筒;所述储水板支撑框固定在所述消声增氧腔上部的内壁,所述储水板放置在所述储水板支撑框上;所述储水板的中部设置有向上凸出的所述漏水圆筒,并在所述漏水圆筒的侧壁设置有多个所述漏水孔。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所述消声增氧腔进一步包括消声材料和第二生化棉,所述消声材料贴于所述消声增氧腔的侧壁。所述第二生化棉平铺在消声增氧腔的底部。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水流吸气式增氧净化一体化节能装置,所述消声增氧腔进一步包括阻尼机构,其中,所述阻尼机构包括强磁铁和阻尼板;所述强磁铁设置在所述吸气盘的底部;所述阻尼板设置于消声增氧腔的腔底,并与设置在所述吸气盘底端的所述强磁铁相对;所述强磁铁与所述阻尼板之间具有间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东师范大学,未经华东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59903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室内外连通鱼缸综合过滤养护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双层虹吸式自动加水加氧鱼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