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固定式折叠车衣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0303.2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3230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5-13 |
发明(设计)人: | 李兴文;孙倩倩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J11/04 | 分类号: | B60J11/04 |
代理公司: | 上海精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53 | 代理人: | 冯子玲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固定 折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配件,具体涉及一种车衣。
背景技术
车衣可以对汽车起动保护作用,比如防晒、防雨、防雪、防刮伤、防尘等。还可以避免鸟、虫类的粪便,落在汽车上。
但是车衣在往车身上套装时,会比较麻烦。及时车衣有很多优点,大部分人,因为使用不方便,也基本不用。因此汽车难以获得车衣保护。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固定式折叠车衣,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固定式折叠车衣,包括一柔性防水材料层,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至少两个地面固定机构;
两个地面固定机构上分别设有转轴,即两个转轴;
还设有至少两根转动支撑杆,两根转动支撑杆分别于两个转轴的转动部分连接;
至少两根所述转动支撑杆的长度大于0.8m,小于4m;
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固定在至少两根所述转动支撑杆上。
通过上述设计,允许将地面固定机构固定在地上,通过转动支撑杆,拖动柔性防水材料层移动。在车位于两个转轴之间,并且在柔性防水材料层的可覆盖范围内时,通过转动支撑杆,拖动柔性防水材料层的方式,可以便捷的将车盖在柔性防水材料层下,实现便捷的给车附上车衣的效果。
而要退掉车衣时,则只需要将转动支撑杆反方向转动即可。
两根转动支撑杆分别于两个转轴的转动部分连接的方式,可以为固定连 接或者是转动连接。
所述地面固定机构可以是采用金属钉固定的固定机构。可以通过将金属钉钉入地下实现固定。
使用中,两个所述地面固定机构间的最大距离设置为大于1m。优选为小于3m。进一步优选为,大于1.5m,小于2.3m。
至少两根所述转动支撑杆的长度优选为,大于1m,小于2.5m。
一所述转轴连接的所述转动支撑杆,与另一转轴连接的所述转动支撑杆分别连接一连接杆的两端。即一侧的转动支撑杆与另一侧的转动支撑杆直接连接有连接杆。
所述转动支撑杆一端连接转轴,另一端连接所述连接杆。从而使两个转动支撑杆与连接杆。形成一门框型结构。
所述转动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设有转动关节。以便于进行折叠。
所述转动支撑杆与所述连接杆的连接处还设有用于锁紧转动关节的转动关节锁紧机构。
所述转动支撑杆为一伸缩杆。
所述连接杆为折叠杆,连接杆上设有至少一处可折叠关节。
所述连接杆的长度为大于1m。优选为小于3m。进一步优选为,大于1.5m,小于2.3m。
或者说,所述连接杆为折叠杆时,伸展长度大于1m,优选为小于3m。进一步优选为,大于1.5m,小于2.3m。
在至少一所述可折叠关节处设有用于锁紧可折叠关节的折叠关节锁紧机构。
至少一转动支撑杆上设有一把手。把手距离转轴的距离为20~120cm。
至少一转动支撑杆上设有固定锁。用于锁定转动支撑杆当前的位置,比如收起柔性防水材料层的位置状态,或者展开柔性防水材料层的位置状态。
至少一转轴处设有一固定锁。用于锁定转轴的转动角度,进而锁定转动支撑杆的位置。
所述转动支撑杆上包有柔制弹性材料层,所述柔制弹性材料层外固定柔 性防水材料层。所述柔制弹性材料层可以是海绵层、泡沫层或者发泡层中的至少一种。
通过柔制弹性材料层可以保护柔性防水材料层,也可以避免汽车受到转动支撑杆的刮擦。
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可以是防水布或者塑料层。
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一端设有用于将其固定在地面上的地面固定装置,相对的另一端固定在一所述转动支撑杆上。
所述地面固定装置可以是采用金属钉固定的固定机构。可以通过将金属钉钉入地下实现固定。
所述地面固定装置与所述转轴间连接有横杆,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边缘部分固定在横杆上。通过横杆对固定式折叠车衣的底部,进行加固。
从而使转动支撑杆转动时,拖动柔性防水材料层展开或者收拢,而非整体被拖动。
所述地面固定装置固定连接有一收纳滚轮,所述收纳滚轮上设有收纳线,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上设有至少两个收纳线贯穿口,所述收纳线穿过至少两个所述收纳线贯穿口后,直接或者间接连接到柔性防水材料层。
并且进一步设计为,收纳线的一端固定所述柔性防水材料层上。实现直接连接。或者收纳线的一端固定所述转动支撑杆或者连接杆上。实现间接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本星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030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塑料加油管的口部导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固定车位可升降车衣收展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