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气密检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0717.5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461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徐超;冀海俊;邵贵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3/06 | 分类号: | G01M3/06;G01M3/26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张海英;范坤坤 |
地址: | 510382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气密 检测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焊缝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气密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船舶制造时,有大量的贯穿孔需要封板处理,而对封板处的焊缝进行气密检测是一个必要的工序。但是由于贯穿孔处常设置有T型板,即贯穿孔内置有型板,使得封板封堵贯穿孔时,不仅与船体部分具有焊接焊缝,封板还与型板之间具有焊缝,焊缝结构形式复杂。目前贯穿孔处的封板焊缝气密检测通常采用角焊缝冲击试验进行检测,这种检测方式操作复杂,并且由于贯穿孔处的封板焊接的质量问题很容易导致此实验失败,气密性实验失败会影响后期产品不能涂油漆,影响油漆的完整性,另外影响整舱打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快速并准确的对贯穿孔封板处的焊缝进行气密检测,检测精度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气密检测装置,包括:
检测罩,用于罩住待检测焊缝区域,所述检测罩上开设有与贯穿孔处的型板相匹配的让位槽,所述检测罩与待检测焊缝区域连接处设置密封层,所述让位槽与所述型板连接处设置密封层;
真空检测装置,包括真空装置和压力显示装置,所述真空装置与所述检测罩连接,用于对所述检测罩与所述待检测焊缝区域共同限定的空间进行抽真空处理,所述压力显示装置与所述检测罩连接,用于对抽真空处理后的压力进行实时显示。
具体的检测原理是:在贯穿孔处的封板和型板之间的焊缝上涂抹肥皂水,利用真空检测装置中的真空装置对检测罩内进行抽真空处理,一方面观察焊缝处是否有气泡产生,另一方面在保压后观察压力显示装置上的压力是否有变化,如果既有气泡,气压也下降,说明焊缝不合格,在产生气泡处焊缝有漏洞,反之,则判断焊缝合格。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检测罩至少部分采用透明材料制成,所述密封层包括橡胶层和设置在所述橡胶层两侧的胶粘层,所述橡胶层与所述检测罩之间、所述橡胶层与所述待检测焊缝区域之间、所述橡胶层与所述让位槽之间以及所述橡胶层与所述型板之间均通过所述胶粘层粘接为一体。
通过将密封层设置为橡胶层加胶粘层的结构,一方面可以通过橡胶层的弹性调整检测罩与待检测焊缝区域以及让位槽与型板的接触平面之间的缝隙,保证相对接的平面的密封的可靠性,另一方面胶粘层的设置便于检测罩的固定和拆卸,不仅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在检测罩的拆装过程中不会破坏待检测焊缝区域或者型板的表面质量。
优选的,所述检测罩为玻璃罩。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胶粘层为双面粘胶条。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罩上的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检测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检测罩内,另一端设置在检测罩外并连接有压缩空气输入管,所述压缩空气输入管垂直于所述第一通气管,且与所述第一通气管连通,所述压缩空气输入管的一端与压缩空气连通,另一端与大气连通,所述第一通气管的内部且邻近所述压缩空气输入管设置有单向阀,通过所述单向阀可使所述检测罩内的空气向所述压缩空气输入管流动。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真空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罩上的第一通气管,所述第一通气管通过第一连接装置与所述检测罩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通气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检测罩内,另一端设置在检测罩外并与抽气泵连接。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述第一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所述检测罩内外两侧的第一连接片和第二连接片,所述第一通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一连接片与所述检测罩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第二连接片与所述检测罩之间设置密封圈。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压力检测装置包括设置在所述检测罩上的第二通气管,所述第二通气管的一端伸入到所述检测罩内部,另一端设置在检测罩外部与压力表连接,所述第二通气管通过第二连接装置与所述检测罩固定连接。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连接片和所述第二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检测罩的内外两侧的相对应的位置。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二连接装置包括分别设置在检测罩内外两侧的第三连接片和第四连接片,所述第二通气管分别与所述第三连接片和所述第四连接片固定连接,在所述第三连接片与所述检测罩之间设置密封圈,所述第四连接片与所述检测罩之间设置密封圈。
作为气密检测装置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三连接片和所述第四连接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检测罩的内外两侧的相对应的位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广船国际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071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