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壳体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0740.4 | 申请日: | 2014-10-16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58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陈向东;毕德林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H45/02 | 分类号: | H01H45/02 |
代理公司: | 宝鸡市新发明专利事务所 61106 | 代理人: | 李凤岐 |
地址: | 721300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大功率 密封 直流 固体 继电器 壳体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继电器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壳体。
背景技术
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是固体继电器领域的一个重要分支,大功率继电器虽然得到广泛应用,但国内目前无输出电流可达200A的密封产品。为了提高继电器的输出电流范围,除了选择产品内部所用元器件外,还应注重壳体的设计。现有的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的壳体主要采用4J29可伐合金做引出端,并采用玻璃绝缘子密封烧结,导通电阻大,极大的限制了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的输出电流范围。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设计一种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的壳体,采用方钢机械加工而成,其引出端为无氧铜材料,它与外壳之间通过陶瓷绝缘子烧结封接,具有体积小、重量轻、输出电流大、可靠性高、过负载能力强、耐恶劣环境能力强、密封性好等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外壳和固定在金属外壳顶部的金属盖板,且金属外壳的外部四角设置有四个安装孔;所述金属外壳为矩形方钢结构,且前端面上通过陶瓷绝缘子烧结密封安装有两个输出端子,后端面上通过陶瓷绝缘子烧结密封安装有两个输入端子。所述输入引出端和输出引出端均为焊片式无氧铜引出端。所述输入引出端和输出引出端的表面均镀锡铅合金。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和效果:
1、本实用新型整体采用平行缝焊密封工艺,外壳结构和引出端能够满足大功率输出的要求,输出电流可达200A。
2、本实用新型引出端采用导电性能良好的无氧铜材料,输入与输出分别位于外壳的前后端面上,极大的降低了引出端功率损耗,提升了继电器的负载能力;
3、本实用新型输入端子、输出端子和外壳之间均通过陶瓷绝缘子烧结封接,耐恶劣环境能力强,密封性好。
4、本实用新型外壳采用方钢机械加工而成,体积小、重量轻、可靠性高、耐恶劣环境能力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俯视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图2的B-B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2、3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一种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壳体,所述壳体包括金属外壳1和固定在金属外壳1顶部的金属盖板2,且金属外壳1的外部四角设置有四个安装孔6;所述金属外壳1为矩形方钢结构,且前端面上通过陶瓷绝缘子5烧结密封安装有两个输出端子3,后端面上通过陶瓷绝缘子5烧结密封安装有两个输入端子4。引出端与外壳之间通过陶瓷绝缘子烧结封接,耐恶劣环境能力强,密封性好。
所述输入引出端4和输出引出端3均为焊片式无氧铜引出端,极大的降低了引出端功率损耗,提升了继电器的负载能力。所述输入引出端4和输出引出端3的表面均镀锡铅合金,既易于产品的焊接,保证产品的焊接强度,又能提高其表面的抗氧化和抗腐蚀性能。
使用本实用新型制作大功率密封直流固体继电器时,继电器采用变压器隔离,内部由分立元件组装部分与功率输出电路部分组成。分立元件组装部分设置在金属外壳靠输入端子一侧,功率输出电路部分设置在金属外壳靠输出端子一侧。输入电流自无氧铜引出端4(b)流入,无氧铜引出端4(a)流出,输出电流自无氧铜引出端3(b)流入,无氧铜引出端3(a)流出,无氧铜引出端3(b)及无氧铜引出端3(a)可通过200A的工作电流。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实施范围,故凡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述内容所做的等同变化,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群力电工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07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装袋扎口机
- 下一篇:火箭气囊降落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