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铜线感应式连续退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1451.6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467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高守臣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新浩龙铜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1D9/60 | 分类号: | C21D9/60;C21D9/573;C21D1/2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线 感应 连续 退火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铜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铜线感应式连续退火装置。
背景技术
电线电缆行业,导体加工工序是必不可少的。在电线电缆制造过程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由于电线电缆产品其性能要求各不相同,自然对导体材料及加工要求也各有差异,其中拉制工序尤为突出。特别对铜导体来说,在连续拉线、退火后 (除原材料本身外)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电缆产品的性能。
由于电线电缆产品中的铜导体如:通讯电缆、塑力缆、高压电缆、电磁线等等,几乎都要求导体为经过退火的软线芯,最基本的要求其表面光亮,不氧化,不允许烧伤,延伸率均匀。有些产品要求导体具有特殊的柔软度等等,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退火,如辉光退火、感应式退火或者目前普遍采用的电阻接触式退火,其最终目的都要求铜线必须达到电缆产品所需的导体性能。
铜线材的加工装备主要有巨拉、大拉、中拉、小拉、细拉、微拉以及型材加工机械等。其中大、中、小拉线机基本上都需配置连续退火装置。现有的连续退火装置,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铜线表面氧化、电火花烧伤甚至烧断,延伸率不一致.有时会出现竹节状等等缺陷,严重影响到电缆的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铜线感应式连续退火装置,解决现有的铜线连续退火装置或多或少存在着一些问题,如铜线表面氧化、电火花烧伤甚至烧断,延伸率不一致.有时会出现竹节状等等缺陷,严重影响到电缆的质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铜线感应式连续退火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轮、感应退火装置、第二输送轮、冷却槽、第三输送轮和收线装置,所述感应退火装置由感应线圈和与感应线圈连接的感应电源构成,冷却槽为一U型槽,第二输送轮和第三输送轮分别设置在U型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方,U型槽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输送轮和第五输送轮,U型槽上设置有冷却液入口管和冷却液出口管。
进一步地,所述冷却液入口管设置在U型槽出口端,冷却液出口管设置在U型槽入口端侧壁上且冷却液出口管的出液高度可调。
工作时,待退火铜线依次通过第一输送轮和感应线圈,在感应线圈内被加热,然后通过第二输送轮的导向,进入U型槽内,被U型槽内的冷却液冷却,然后依次通过第四输送轮、第五输送轮,穿出U型槽,经过第三输送轮导向后通过收线装置收线,完成退火。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的退火装置采用感应退火装置加热,具有能耗低、温度稳定可控的特点,防止出现退火不均匀的情况。
2、采用U型冷却槽,可以最大限度的降低冷却槽的占地面积,冷却液与导线运动方向相反,可以保证导线出口的温度与加入的冷却液温度相当,只需要控制加入冷却液的温度就能控制退火的温度。
3、冷却液出口管高度可调,可以调节冷却槽的液面高度,从而控制退火程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附图标记为:1-第一输送轮,2-感应线圈,3-第二输送轮,4-第三输送轮,5-冷却槽,6-冷却液入口管,7-冷却液出口管,8-感应电源,9-收线装置,10-第四输送轮,11-第五输送轮。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铜线感应式连续退火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轮1、感应退火装置、第二输送轮3、冷却槽5、第三输送轮4和收线装置9。所述感应退火装置由感应线圈2和与感应线圈2连接的感应电源8构成,冷却槽5为一U型槽,第二输送轮3和第三输送轮4分别设置在U型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方,U型槽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输送轮10和第五输送轮11,第二输送轮3、第三输送轮4、第四输送轮和第五输送轮主要是起导向作用,U型槽上设置有冷却液入口管6和冷却液出口管7。
实施例1
一种铜线感应式连续退火装置,包括依次设置的第一输送轮1、感应退火装置、第二输送轮3、冷却槽5、第三输送轮4和收线装置9。所述感应退火装置由感应线圈2和与感应线圈2连接的感应电源8构成,冷却槽5为一U型槽,第二输送轮3和第三输送轮4分别设置在U型槽的进口端和出口端上方,U型槽的底部设置有第四输送轮10和第五输送轮11,第二输送轮3、第三输送轮4、第四输送轮和第五输送轮主要是起导向作用,U型槽上设置有冷却液入口管6和冷却液出口管7。所述冷却液入口管6设置在U型槽出口端,冷却液出口管7设置在U型槽入口端侧壁上且冷却液出口管7的出液高度可调。可在冷却液出口管7上接一段软管,通过调节软管的出口高度就能控制冷却液的高度。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保护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新浩龙铜业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新浩龙铜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14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铜线镀锡设备
- 下一篇:转炉炉体四点悬挂联接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