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柱塞马达用配流盘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2333.7 | 申请日: | 2014-10-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2634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25 |
发明(设计)人: | 杜一凡 | 申请(专利权)人: | 杜一凡 |
主分类号: | F15B15/20 | 分类号: | F15B15/20;F15B21/04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志成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71 | 代理人: | 吴开磊 |
地址: | 4327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柱塞 马达 用配流盘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柱塞马达零部件,特别是指一种柱塞马达用配流盘。
背景技术
液压马达作为一种将液压能转化为机械能的执行元件,在液压系统中承担着输出机械设备所匹配机械能的功能。轴向柱塞马达因其结构紧凑、工作压力高、容积效率高,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工程机械、塑料机械、冶金、机床和农业机械等领域。轴向柱塞马达是技术含量很高的一类液压马达,其结构复杂,品种繁多,制造工艺复杂,加工要求高。在现今众多液压元件结构、工艺等发展相对稳定的情况下,轴向柱塞马达仍在结构、材料、性能、寿命等方面不断发展、完善。轴向柱塞马达的输出扭矩和转速始终存在脉动,扭矩与转速存在脉动是引起压力波动、振动和噪声的根本原因。基于现有轴向柱塞马达的特点结构,很难完全消除其脉动。
目前的配流盘大多数是单排柱塞用的配流盘,配流盘是轴向柱塞马达的关键零件之一,它的设计是否合理将影响着整泵的噪声和振动。缸体柱塞孔从配流盘上的高压区切换至低压区时会引起气蚀,气蚀将导致配流盘低压区产生大量的小气泡,同时缸体柱塞孔在低压区吸油时会将气泡吸走并带入高压区,这时气泡会在缸体柱塞孔中瞬间湮灭,造成极大的振动和噪声,同时马达的出油口会产生明显的流量脉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柱塞马达用配流盘。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柱塞马达用配流盘,包括配流盘体,在配流盘体上开设有双排吸油口和双排排油口,所述两个吸油口连通接入一个进油口,两个排油口连通接入一个出油口,其中,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开设在柱塞马达的壳体上,在配流盘体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轴孔;沿着所述配流盘体的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环形槽位于吸油口的外侧;在配流盘体上开设有四个减振孔,其中,每两个减振孔对称分布在配流盘体轴线的两侧;所述其中一个吸油口的一端开设有“U”形槽,在其中一个排油口的一端开设有三角形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振孔为阶梯形孔,其中,大径段的直径D为3mm,小径段的直径d为1.5mm。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减振孔与配流盘体轴线之间的减振角b为10度。
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通过在配流盘体上开设有四个减振孔,可使柱塞马达中的缸体在闭止升压过程中,同时通过减振孔,向腔中慢慢引入部分高压油,使腔内油压逐渐向待接通的油腔过渡,同时减振孔可以使配流盘的抗冲击性能适应于变工况,可在变工况情况下完全消除配流冲击及由此而引起的噪音;
2、通过开设有“U”形槽和三角形槽,它是一种变过流面的减振装置,能够起到阻尼作用,降低柱塞马达在使用过程中的振动和噪声,抑制气蚀现象的发生;
3、通过开设有环形槽,使流过的液流的场线发生变化,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出去,提高减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视图;
图3为图1中的B-B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使用状态图。
图中:1-配流盘体;2-吸油口;3-排油口;4-轴孔;5-环形槽;6-减振孔;7-“U”形槽;8-三角形槽;9-缸体;10-外排柱塞;11-内排柱塞;12-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图2和图3,所述一种柱塞马达用配流盘,包括配流盘体1,在配流盘体1上开设有双排吸油口2和双排排油口3,两个吸油口2连通接入一个进油口,两个排油口3连通接入一个出油口,其中,进油口和出油口均开设在柱塞马达的壳体上。
在配流盘体1的中间位置开设有轴孔4;沿着所述配流盘体1的圆周方向开设有环形槽5,环形槽5位于吸油口2的外侧,通过设置环形槽5,使流过的液流的场线发生变化,沿着不同的方向扩散出去,提高减振效果。
在配流盘体1上开设有四个减振孔6,其中,每两个减振孔6对称分布在配流盘体1轴线的两侧,在本实施例中,减振孔6为阶梯形孔,其中,大径段的直径D为3mm,小径段的直径d为1.5mm;所述减振孔6与配流盘体1轴线之间的减振角b为10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杜一凡,未经杜一凡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2333.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桌子及其支撑结构和多向连接件
- 下一篇:一种液位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