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全屋空气净化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2622.7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681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石宏宇;孙朝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欧格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F3/16 | 分类号: | F24F3/16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鄞州盛飞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43 | 代理人: | 张向飞 |
地址: | 31519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空气 净化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空气净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全屋空气净化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地,由于在室内空间中生命体的重复呼吸,随着时间的流逝在密闭空间,例如室内空间中的空气逐渐地被污染,因此,有必要使用新鲜的室外空气频繁地替换室内空间中的污染空气。为此,通常使用利用全热交换器的通风系统。
现有的通风系统直接安装在墙壁上,不仅占用室内空间,给家具的摆放带来许多不便,同时受家具阻挡,或风量不足造成净化气流局部循环,无法达到室内空气全部循环效果。而且通风目的只是引入室外新风,市面上的能够过滤pm2.5的新风系统仅仅增加了过滤pm2.5的滤网,所以只能强调一次通过净化率,但对房间内的空气净化基本无效果或者效果不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结构简单、可安装于室内吊顶内、净化效果好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全屋空气净化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交换室内外空气的主机及若干位于房屋各厅室内的分机,
所述主机包括主机壳,在主机壳其中一侧壁上设有室外进气管和室外出气管,在主机壳另一相对侧壁上设有室内进气管和室内出气管,所述室外进气管和室内出气管均通过管道直通至户外,所述室外出气管和室内进气管均通过管道直通至各厅室内,室内进气管与室外出气管相连通并形成有排风通道,室外进气管与室内进气管相连通并形成有送风通道,所述排风通道和送风通道相交汇且在该交汇处设有过滤芯体;
所述分机包括副机壳,在副机壳内安装有风道管、电机及与电机转轴相连的离心叶轮,在副机壳侧壁上开设有出风口,在副机壳面朝离心叶轮的一侧具有进风口且在进风孔处嵌入式安装有滤网组件,风道管呈弧形且合围在离心叶轮外侧并形成有与出风口及进风口相通的通风管道。
在上述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中,在主机壳内通过挡板将主机壳一分为二分隔成过滤腔和动力腔,所述过滤芯体安装于过滤腔内,所述动力腔通过隔板及动力安装板分割成上动力腔和下动力腔,所述上动力腔连通过滤腔及室外出气管并形成上述的排风通道,所述下动力腔连通过滤腔及室内出气管并形成上述的送风通道,在上动力腔内设有能将室内空气排放至室外的内输动力机构且内输动力机构安装于动力安装板一侧,在下动力腔内设有能将室外空气输送至室内的外输动力机构且外输动力机构安装于动力安装板另一侧。
在上述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中,内输动力机构包括内输叶轮、内输风道管及内输电机,所述内输电机和内输风道管均安装在动力安装板上,且内输风道管与动力安装板之间形成有连通内输风道管与上动力腔的间隙,内输电机的转轴与内输叶轮相连且内输叶轮位于内输风道管中,所述内输风道管与室外出气管之间通过排风管道相连通;
外输动力机构包括外输叶轮、外输风道管及外输电机,所述外输电机和外输风道管均安装在动力安装板上,且外输风道管与动力安装板之间形成有连通外输风道管与下动力腔的间隙,外输电机的转轴与外输叶轮相连且内输叶轮位于外输风道管中,所述外输风道管与室内出气管之间通过送风管道相连通。
在上述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中,在过滤腔内安装有室内侧过滤网且室内侧过滤网位于过滤芯体面朝室内进气管一侧,在过滤腔内安装有室外侧过滤网且室内侧过滤网位于过滤芯体面朝室外进气管一侧。
在上述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中,挡板两端与主机壳之间分别形成有靠近室外进气管的第一进气口和靠近室内进气管的第二进气口,室内进气管与上动力腔之间通过第一进气口相通,室外进气管与下动力腔之间通过第二进气口相通。
在上述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中,在挡板靠近室内进气管的一端开设有连通室内进气管与上动力腔的紧急出口,在主机壳上连接有能封闭紧急出口的动力板。
在上述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中,所述滤网组件由外向内依次由HEPA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和除臭过滤网叠加而成,在副机壳内安装有滤网框架且所述滤网框架构成上述的进风口,所述的滤网框架两端端面均水平向内延伸形成有挡沿,HEPA过滤网及除臭过滤网分别抵靠在相对应的挡沿上。
在上述的全屋空气净化系统中,在副机壳内横向固设有底板框架,所述底板框架将副机壳内部分隔成与进风口相通的净化腔及与出风口相通的通风腔,所述滤网组件及滤网框架均位于净化腔内,所述电机、离心叶轮及风道管均位于通风腔内,在底板框架上开设有连通净化腔及通风腔的风孔,所述电机及离心叶轮正对风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欧格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欧格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2622.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能够结合到建筑顶层上的灯具骨架结构及集成灯岛
- 下一篇:LED光源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