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2779.X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69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王伟;汪长江;赵贝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5B6/02 | 分类号: | F25B6/02;F25B41/04;F25D17/02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51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具有 冷凝 散热 冷液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冷液机领域,具体是一种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
背景技术
冷液机的主要目的是为被冷却对象提供一定温度、流量和压力要求的循环载冷剂,即冷却液。随着近年来一些大功率雷达、激光、机柜、医疗和印刷设备快速发展,对冷液机的要求也越来越多。如,人们越来越关注产品在节能、高效、可靠性和环境适应性等方面的表现。特别对重要用途的冷液机,包括军事装备配套的冷液机,面对野外恶劣的环境气候变化,如何提高产品的品质,需要有更多的应对措施。
为满足-40℃~50℃的大跨度工作环境,冷液机通常会采用压缩机制冷和强制风冷的双模式设计,在夏季通过压缩机制冷模式向负载提供冷却,在冬季通过强制风冷模式向负载提供冷却,而在过渡季节(如环境温度-15℃~25℃)为保证供液温度,往往先开启强制风冷模式,当强制风冷模式达不到要求时,再切换到压缩机制冷模式。例如,环境温度从-15℃变化到10℃,供液温度要求15℃,回液温度为20℃,开始运行强制风冷模式,由于散热能力受到产品结构等限制,环境温度到5℃不再满足供液要求,而不得不切换到压缩机制冷模式。此时,会存在两方面不足:①回液温度仍高于环境温度10℃~15℃,未能充分利用强制风冷模式体现节能;②压缩机制冷循环相对环境温度5℃时,带来冷凝温度过低,反而会造成一些运转方面的负面影响。以上这种情况,在过渡季节(如环境温度-15℃~25℃)常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能有效地改善产品在过渡季节(如环境温度-15℃~25℃)的运行状态。
为了达到上述效果,本实用新型在常规冷液机基础上,增设一种特殊循环分支来实现特殊循环,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包括有压缩机、水箱、泵体、第一组冷凝散热机构和第二组冷凝散热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组冷凝散热机构包括有第一风机、第一冷凝器和第一散热器,所述的第二组冷凝散热机构包括有第二风机、第二冷凝器和第二散热器,从所述压缩机的出口引出管道并连接第一单向阀后分成二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依次连接第一冷凝器和第一电磁阀,另一个支路上连接第二冷凝器,二个支路的末端相并联再依次连接储液器、干燥过滤器、膨胀阀和板式换热器后接入所述压缩机的进口,形成压缩机制冷循环系统;从所述水箱的出水口引出管道并依次连接所述泵体、电动三通阀、调节阀、板式换热器、分液器、负载和集液器后接入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形成冷却液制冷循环系统;从水箱的出水口引出管道并依次连接所述泵体和电动三通阀后分成二个支路,其中一个支路上依次连接第二单向阀和第一散热器,另一个支路上依次连接第二散热器和第三单向阀,二个支路的末端相并联再依次连接第四单向阀、分液器、负载和集液器后接入所述水箱的进水口,形成冷却液散热循环系统;还包括有第二电磁阀,所述第一散热器入口端并行接入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出口端和第所述二单向阀的出口端,所述第二电磁阀的入口端旁联在所述电动三通阀的入口端,所述第二单向阀的入口端与所述电动三通阀的一个出口端相连。
所述的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一电磁阀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二散热器的出口端与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入口端相连接,所述第三单向阀的出口端与第一散热器的出口端汇合后,再经所述第四单向阀通往所述的分液器。
所述的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磁阀处于常开状态,可为气路电磁阀,可安装在所述第一冷凝器的入口端。
所述的具有双冷凝双散热的冷液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电磁阀处于常闭状态,可为有调节功能的电动调节阀。
第一、二组冷凝散热机构为并联形式,形成双冷凝双散热结构,实现各自的冷凝放热和强制风冷功能;每组冷凝散热组合又由各自的冷凝器、散热器和风机等组成,并根据所设计的总冷凝放热和总散热量要求将原整体冷凝器和散热器从结构上各拆分成两部分,通常采用均分且相同的结构设计,但不排除非对称设计;散热器相对冷凝器应先被风机气流经过。
为增加冷凝散热组合的可靠性,应使风机气流先经过散热器,再过冷凝器,这样在低温环境条件下,冷液机由强制风冷模式切换至压缩机制冷模式时,对应的冷凝器已得到较好的整体预热,便于压缩机的启动。每组中的冷凝器和散热器均为翅片式换热器,在结构形式上可以做成两个相对独立的部件,也可以做成一体共用一组翅片,仅在管路上分离;设计的迎风面宜保持相同,确保风路通畅,风阻均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天鹅制冷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277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冷制热的箱子
- 下一篇:一种应用于船舶的热交换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