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3105.1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17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盛湲;李恒宇;秦科宇;贾淞淋;方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F13/02 | 分类号: | A61F13/02 |
代理公司: | 上海德昭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04 | 代理人: | 郁旦蓉 |
地址: | 20043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四肢 部位 瘢痕 治疗 | ||
1.一种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软基片,其与皮肤接触一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瘢痕治疗药物,外围区域涂有粘贴剂;以及
位于所述柔软基片的不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上的施压囊,
其中,所述施压囊具有位于柔软基片上的至少一个施压机构,以及覆盖于该施压机构上的覆盖膜,
所述覆盖膜的四周与所述柔软基片封闭连接,所述覆盖膜上设置有单向气阀,当通过该单向气阀将所述覆盖膜与所述柔软基片之间所形成的空间中的空气抽除之后,所述施压机构对所述覆盖膜以及柔软基片下的皮肤产生压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施压机构具有上下两个压力片,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压力片之间的弹性构件,上压力片与所述覆盖膜相对应,下压力片与所述柔软基片相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施压囊的形状和位置与所述中心区域的形状和位置相对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柔软基片的形状为矩形,所述施压囊的形状为与所述 柔软基片相匹配的缩小的矩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柔软基片的形状为圆形,所述施压囊的形状为与所述柔软基片相匹配的缩小的圆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柔软基片的形状为整体具有一定弧度的长条形,所述施压囊的形状为与所述柔软基片相匹配的等比例缩小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施压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施压机构的下压力片均为矩形,所有的所述下压力片均匀覆盖于所述柔软基片上。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施压机构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施压机构的下压力片均为六边形,所有的所述下压力片均匀覆盖于所述柔软基片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还具有:
压力档位指示构件,包括第一指示片和第二指示片,这两个指示片可以安装于施压囊的侧面的上下两端,第一指示片上具有标记有压力值的第一指示线和第二指示线,当第二指示片上具有第三指示线,当对施压囊抽真空时,施压囊的厚度减小,两个指示片相互靠近,当第三指示线与第二指示线重合时,表示施压囊对瘢痕的压力是第一预定压力值;当第三指示线与第一指示线重合时,表示施压囊对瘢痕的压力是第二预定压力值。
10.一种非四肢部位瘢痕治疗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柔软基片,其与皮肤接触一面的中心区域设置有瘢痕治疗药物,外围区域涂有粘贴剂;以及
位于所述柔软基片的不与皮肤接触的一面上的施压囊,
其中,所述施压囊具有位于柔软基片上的至少一个施压机构,以及覆盖于该施压机构上的覆盖片,所述施压机构具有上下两个压力片组,以及位于所述两个压力片组之间的弹性构件,上压力片组与所述覆盖膜相对应,下压力片组与所述柔软基片相连接,
所述覆盖片的四周通过薄膜与所述柔软基片封闭连接,所述覆盖片的外围超出所述施压机构的边缘,形成连接区域,当所述覆盖片受到按压后,所述连接区域与所述基片相连接,使得所述施压机构对所述覆盖膜以及柔软基片下的皮肤产生压力。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未经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3105.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