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皮肤样屑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3234.0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韩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韩冰 |
主分类号: | A61B10/00 | 分类号: | A61B10/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3500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皮肤 采集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皮肤样屑采集装置,属于皮肤科检验器械。
背景技术
在对皮肤科疾病进行皮屑检验时,需要用刮刀在患者局部皮肤表面来回刮擦,直到分离的皮屑足够多时,再用勺体将这些皮屑盛至玻璃试片上以供检验,这种皮屑采集过程不但需要消耗一定的人力,而且取屑速度也不够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提出一种皮肤样屑采集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以上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皮肤样屑采集装置,包括顶板、左侧板、右侧板、底板、电机、直杆以及竖直设置的刀片;所述底板右端与右侧板下端垂直连接,底板左端设有坡状结构;所述刀片尾部通过铰链与顶板活动连接,刀片刃部伸至坡状结构底端一侧;所述刀片侧部设有半球形结构;所述直杆一端与电机输出轴连接,直杆另一端作用于半球形结构上;所述刀片与左侧板之间连接有弹簧片。
进一步地,所述坡状结构顶端高于底板上表面。
优选地,所述电机采用直流有刷电机。
优选地,所述弹簧片采用V形弹簧片。
技术效果:
1、本实用新型能自动控制刀片不断地对患者皮肤进行刮擦并顺势将产生的皮屑推到玻璃试片上,不但节约了人力,而且提高了皮肤样屑采集工作的效率。
2、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操作简单,适合在各个医院进行推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底板下表面帖住患者皮肤时的状态图。
图3是直杆转至半球形结构时的状态图。
图4是直杆转离半球形结构时的状态图。
图1~图4中标号名称:1、顶板;2、左侧板;3、右侧板;4、底板;5、玻璃试片;6、刀片;7、弹簧片;8、半球形结构;9、电机;10、直杆;11、电机支架;12、坡状结构;13、皮肤;14、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详细地介绍: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顶板1、左侧板2、右侧板3、底板4、电机9、直杆10以及竖直设置的刀片6;所述底板4右端与右侧板3下端垂直连接,底板4左端设有坡状结构12;所述刀片6尾部通过铰链14与顶板1活动连接,刀片6刃部伸至坡状结构12底端一侧;所述刀片6侧部设有半球形结构8;所述直杆10一端与电机9输出轴连接,直杆10另一端作用于半球形结构8上;所述刀片6与左侧板2之间连接有弹簧片7。
所述坡状结构12顶端高于底板4上表面。
所述电机9采用直流有刷电机,用于带动直杆10转动。
所述弹簧片7采用V形弹簧片,用于对刀片6提供复位力。
使用时,先将玻璃试片5放在底板4上表面,然后将底板4下表面帖在患者皮肤上,此时,刀片6刃部也与患者皮肤接触(如图2所示),之后,医务人员再将电机9电源接通,电机9通电后带动直杆10转动,当直杆10转至半球形结构8时,会将半球形结构8向左侧板2方向推动,从而使刀片6沿着铰链14向左侧板2方向转动,此时,V形弹簧片处于压缩状态(如图3所示),当直杆10转离半球形结构8时,刀片6会在V形弹簧片弹力作用下沿铰链14向坡状结构12方向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刀片6刃部由左向右刮擦皮肤13(如图4所示),产生的皮屑在刀片6的推动下到达坡状结构12,之后顺着斜坡到达玻璃试片5。这样一来,只要电机持续快速转动,刀片6就会不断对患者皮肤进行刮擦并顺势将产生的皮屑推到玻璃试片5上,从而高效的完成皮肤样屑的采集工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韩冰,未经韩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323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