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腹膜透析管路对接保护套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3351.7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214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8 |
发明(设计)人: | 孙晶;常晓敏;庄小花;田淑侠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晶;常晓敏;庄小花 |
主分类号: | A61M1/28 | 分类号: | A61M1/28 |
代理公司: | 吉林长春新纪元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2100 | 代理人: | 魏征骥 |
地址: | 130041 吉***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腹膜 透析 管路 对接 护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需在无菌环境下进行管路对接时使用的防护套。
背景技术
腹膜透析是利用腹膜作为半渗透膜,利用重力作用将配制好的透析液经导管灌入患者的腹膜腔,通过腹腔透析液不断地更换,以达到清除体内代谢产物、毒性物质及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常用于对尿毒症患者的治疗。
要进行腹膜透析的患者需先通过外科手术向体内置入一根透析管,透析管管口位于体外,通过将透析管与透析液存储装置的透析液管对接即可进行腹膜透析,对接时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容易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因此,患者需进行腹膜透析时均需要在经过清洁、消毒灭菌的空间进行,由于腹膜透析一般需要进行多次,因此大大限制了患者在治疗期间的活动范围,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腹膜透析管路对接保护套,以解决现有透析管与透析液存储装置的透析液管对接时空气中的灰尘和细菌容易进入体内引起感染,导致腹膜炎等并发症的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软质无菌隔离膜与两端的防菌膜固定连接,软质无菌隔离膜与两端的防菌膜内部形成对接仓,防菌膜向对接仓内凹,两个防菌膜的居中位置处各有一个插管口,两个插管口通过对接仓相对,对接仓开有两个通气孔,软质无菌隔离膜侧面有伸缩带,支撑环外沿与插管口边缘固定连接,穿刺膜与支撑环内沿固定连接,穿刺膜为硅胶胶膜,穿刺膜正中有十字形撕裂引导痕,穿刺膜上均匀分布着三层环形弹性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新颖,使对接操作在保护套内进行以降低感染的风险,便于患者在任何地点进行透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插管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软质无菌隔离膜1、防菌膜2、插管口3、通气孔4、伸缩带5、对接仓6、支撑环301、穿刺膜302、十字形撕裂引导痕303、弹性口304。
具体实施方式
软质无菌隔离膜1与两端的防菌膜2固定连接,软质无菌隔离膜1与两端的防菌膜2内部形成对接仓6,防菌膜2向对接仓6内凹,两个防菌膜2的居中位置处各有一个插管口3,两个插管口3通过对接仓6相对,对接仓6开有两个通气孔4,软质无菌隔离膜1侧面有伸缩带5,支撑环301外沿与插管口3边缘固定连接,穿刺膜302与支撑环301内沿固定连接,穿刺膜302为硅胶胶膜,穿刺膜302正中有十字形撕裂引导痕303,穿刺膜302上均匀分布着三层环形弹性口304。
工作时,腹膜透析管和透析液管分别刺破穿刺膜正中的十字撕裂引导痕后伸入插管口进入对接仓内, 进行无菌对接操作,在使用不同型号的腹膜透析管和透析液管时,弹性口可根据腹膜透析管和透析液管的不同孔径随着十字形撕裂引导痕的逐渐裂开与腹膜透析管和透析液管贴合,保证了对接仓内部处于完全密闭状态,随着对接仓内压力变化,伸缩带随时伸张和缩紧,以调节并保持仓内操作空间,使软质无菌隔离膜与腹膜透析管和透析液管之间始终有空气层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晶;常晓敏;庄小花,未经孙晶;常晓敏;庄小花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335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