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胆道镜引导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3791.2 | 申请日: | 2014-10-08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1942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刘勇峰;李小宝;王桂莲 | 申请(专利权)人: | 刘勇峰;李小宝;王桂莲 |
主分类号: | A61B1/313 | 分类号: | A61B1/31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6099 陕西省延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胆道 引导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镜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腹腔镜下胆管切开后,引导胆道镜进入胆管检查、取石的支架用具,具体涉及一种在腹腔镜气腹条件下,胆道镜经腹壁戳孔进入腹腔后,克服软镜在腹腔内精细操作困难的不足,胆道镜支架在腹壁外通过戳孔穿入腹腔并继续引导胆道镜进入胆管切开口内,调节胆道镜方向进入胆管上、下端,实施腹腔镜下胆道镜检查、活检及取石治疗。
背景技术
腹腔镜下胆道探查、取石、取组织病理检查时,胆道镜是必须使用的内镜设备。胆道镜系软镜,镜体进入腹腔后其易弯曲,可移动空间大,腹壁外操作欲使镜头进入裂隙形状胆管切开口内有较大难度。软镜操作不宜用较硬器械夹持,否则,容易损伤镜体及内部结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设计胆道镜引导支架,胆道镜通过支架腔内路径引导,经胆管切开口顺利进入胆管上、下端,实施腹腔镜下胆道镜检查、活检、球囊扩张及取石治疗。如果术中能保证取净胆内全部结石,确保胆管远端通畅的条件下,使用可吸收缝线行“胆管一期缝合术”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降低了医疗成本,达到了快速康复的医疗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胆道镜引导支架,胆道镜支架经剑突下腹壁戳孔置入腹腔,支架前端斜角对准胆管壁切开口,助手腹壁外固定支架,术者将胆道镜经支架尾部封帽开口置入,顺支架管腔进入胆道,实现腹腔镜气腹条件下胆道镜检查、网篮取石,还可以利用活检钳经胆道镜活检孔取胆管壁组织送病理检查诊断疾病。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在于:
胆道镜引导支架包括主体管、封帽及斜角,所属主体管呈圆柱体,能够屈伸变形,封帽设置活瓣,套装在主体管的尾端不漏气,主体管前端连接呈45度斜面的斜角。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还在于:
所述主体管长250mm,由内径8mm可变形医用材料制成,主体管前端连接斜角的斜面管壁缘粘附医用硅胶圈,斜角斜面管壁缘与硅胶圈呈平面连接。封帽由弹性医用材料制成,封帽内壁设置三叶活瓣,胆道镜进出封帽过程中不漏气。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易于加工制造,成本低,使用方便、是一种方便腹腔镜下胆道镜进出胆管的导引内镜支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主体管,2.封帽,3.斜角,4.硅胶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支架的结构如图1所示,包括主体管1,封帽2,斜角3。主体管1呈圆柱体,能够屈伸变形,封帽2设置三叶活瓣,套装在主体管1的尾端,胆道镜进出封帽2过程中不漏气。主体管1前端连接呈45度斜面的斜角3,斜角3的斜面与主体管1曲度方向能调节。所述主体管1,长250mm,由内径8mm可塑形医用材料制成,主体管1前端连接斜角3的斜面管壁缘粘附医用硅胶圈4,斜角3斜面管壁缘与硅胶圈4呈平面连接。
本实用新型胆道镜引导支架的使用过程是:脐部穿刺戳卡建立CO2气腹后,置入腹腔镜直视下穿刺剑突下中线右侧10mm戳卡,腹腔镜下使用胆管切开刀切开胆管前壁,拔出剑突下戳卡,胆道镜引导支架经剑突下戳孔置入腹腔,如果戳孔周围漏气可用布巾钳夹紧周围皮肤。支架前端的斜角对准胆管壁切开口,胆道镜通过支架腔内路径引导,经胆管切开口顺利进入胆管上、下端,实施腹腔镜下胆道镜的检查、活检及取石治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刘勇峰;李小宝;王桂莲,未经刘勇峰;李小宝;王桂莲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379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