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4303.X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86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沈非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溪音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10D1/00 | 分类号: | G10D1/00;G10D3/02 |
代理公司: | 成都科海专利事务有限责任公司 51202 | 代理人: | 吕建平;郭萍 |
地址: | 610073 四川省成都市***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共振 板式 中音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演奏乐器领域,涉及一种中音阮,特别涉及一种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
背景技术
阮乐器是中国的传统民族乐器,起源于秦始皇时期,最早是在拨浪鼓上安装琴弦,逐步演化成弹拨乐器。汉武帝时期此类乐器被称为“秦琵琶”或“汉琵琶”,武则天时期以“阮咸”定名,且均以实木制作。唐宋时期为阮乐器最鼎盛的时期,宋朝后简称为阮,元朝后逐渐衰落,直至失传。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民族音乐,复制研发出了当今的阮乐器。
现有的阮分为低音阮、大阮、中阮、小阮,其中,中阮为中音乐器,音色恬静、柔和。现有中阮为共鸣箱震动发音。共鸣箱为正圆形,直径40厘米,共鸣箱的边框由硬木制作,共鸣箱的厚度约为11厘米,共鸣箱的边框的上端面与下端面上均匀封软木板,分别称为面板和背板,面板上均对称开有两个形状如圆形、小鸟形或者“S”形的音孔。现有的中阮存在以下不足:第一,在共鸣箱的面板上开设音孔,会使面板上的纤维的连续性被阻断,因而面板上只有音孔以下的部分参与震动,导致现有中阮的发音不集中,音色、音质也不佳。第二,共鸣箱的直径较大,共鸣箱会挡住左手演奏的范围,导致其第12~24品难以演奏,特别是第17~24品几乎无法演奏。第三,现有中阮的琴头多采用清朝的“如意”造型,宽7厘米、厚6厘米、长达22厘米,加上4个琴轴,琴头的重量至少为1.5千克以上,由于阮乐器的演奏方式为45度斜抱,若琴头过重会增加演奏者左手的负担,导致左手不灵活,整体过于笨重也不方便携带。第四,琴轴的手柄长达12厘米,不仅笨重而且琴轴极易损伤,稍有磕碰就会变形,而市场上无法购买到此类配件,因而一旦损坏,其维修或者更换十分困难。因此对现有中阮进行进一步的改良是十分必要的。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共振面板上不开设音孔,以解决现有中阮发音不集中、音质、音色不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二在于减小现有中阮共鸣腔体的体积,以解决其演奏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之三在于减小琴轴组件的体积并减轻中阮整体的重量,以提高中阮的耐用性、减轻演奏者演奏时的负担和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改进现有中阮的核心思想为:仅在共鸣腔体的一端面上固定未开设音孔的共振面板,而另一端面为敞开结构,中阮只靠单共振面板的震动发音,共振面板与共鸣腔体的边框所形成的空间起拢音作用,未开设音孔的共振面板整体都能充分震动,因此发音更集中,音质、音色也优于现有中阮。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一个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包括共鸣腔体、与共鸣腔体固置为一体的指板、位于指板上端的琴头、固定在共鸣腔体上的缚弦、固定在琴头上用于调节琴弦张紧程度的琴轴组件和两端分别固定在缚弦和琴轴组件上的琴弦,共鸣腔体的一端面上固定有共振面板,另一端面为敞开结构,共振面板与琴弦之间设置有琴码,与共鸣腔体固置为一体的指板将共鸣腔分隔为对等的两部分,所述共振面板为没有开设音孔的完整面板。
上述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共鸣腔体的直径优选为34~38厘米,共鸣腔体的厚度优选为4~8厘米。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个目的,在上述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为了减轻琴头的重量,将琴头为设计为镂空结构;优选地,所述琴头为直立上仰造型结构,形似汉朝官帽;更优选地,所述琴头的前后两面和镂空部分均为阶梯形结构。
针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三个目的,在上述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所述琴轴组件的调节握炳为扁平结构,调节握炳的尺寸不大于成年人大拇指的指肚;所述琴轴组件的调节握炳分别位于琴头两侧。
上述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琴弦为2~8根,且同一直径的琴弦不多于两根。优选地,所述琴弦为4根,且4根琴弦直径均不相同。
上述单共振面板式中音阮的技术方案中,所述指板上设计有把位徽标。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新型结构的中阮,仅在共鸣腔体的一端面上固定共振面板,且共振面板上未开设音孔,而共鸣腔体的另一端面为敞开结构,中阮只靠单共振面板的震动发音,共振面板与共鸣腔体的边框所形成的空间起拢音作用,未开设音孔的共振面板整体都能充分震动,因此所述中阮的发音更集中,音质、音色也较现有双板式中阮更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溪音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未经四川溪音堂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430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可拼接组装的键盘模组
- 下一篇:一种移位寄存器、栅极驱动电路以及显示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