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酵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5393.4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74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李昭宇;黄志锋;宋林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昭宇;黄志锋;宋林涛 |
主分类号: | C12M1/02 | 分类号: | C12M1/02 |
代理公司: | 温州瓯越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211 | 代理人: | 李友福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酵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发酵设备领域,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涉及发酵罐,其中连接于搅拌转轴两侧的搅拌框分别是非对称的纵栅和横栅结构,减少了微生物和发酵产物在栅上的聚集,也方便清理,而且纵栅延伸高于搅拌框上沿,有助于消泡。
背景技术
发酵罐是微生物发酵领域常用的设备,通常呈圆柱形罐体,罐体上有圆形罐盖,能封闭罐体,微生物培养液就在罐体内部进行发酵。为了提高发酵效率,通常发酵罐内设置有搅拌器,如搅拌叶轮,但是其容易造成搅拌速度上下不均匀,所以现在对搅拌速度均匀性要求高的搅拌器来说,通常采用搅拌框的结构,即在搅拌转轴两侧均连接由多条纵栅和横栅交织成网状结构的搅拌框。
然而,本发明人发现,采用网状结构的搅拌框,特别容易使得微生物和发酵产物聚集在搅拌框上,尤其容易聚集在纵栅和横栅交织的结点处,而且最麻烦的是,纵栅和横栅交织的结点比较难清洗干净,残留在结点处的物质,尤其是微生物,会造成其他发酵的交叉污染。
经过长期对该领域的研究和实践,基于上述本发明人的发现,本发明人设计了新的发酵罐,其中连接于搅拌转轴两侧的搅拌框分别是非对称的纵栅和横栅结构,减少了微生物和发酵产物在栅上的聚集,也方便清理。更令人意外地是,本发明人发现,将纵栅延伸高于搅拌框上沿,能够增加发酵液液面附近的扰动,从而有助于消泡,减少消泡剂的使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新的发酵罐,用于在发酵时能减少微生物和发酵产物在栅上的聚集,也方便发酵后的清理,另外还有助于消泡。
具体而言,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发酵罐,其包括罐体1、能封闭罐体1的罐盖2和竖直通入罐体1内的搅拌转轴5,搅拌转轴5两侧分别连接第一搅拌框51和第二搅拌框52,其中,第一搅拌框51内设置有多条平行于搅拌转轴5的纵栅511但不设置垂直于搅拌转轴5的横栅,而且纵栅511延伸高于第一搅拌框51的上沿;第二搅拌框52内设置有多条垂直于搅拌转轴5的横栅521但不设置平行于搅拌转轴5的纵栅;而且,第一搅拌框51的上沿和第二搅拌框52的上沿的高度相同并且位于同一条直线上。
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中,罐体1是圆柱形的,而且罐盖2是圆形的。
搅拌转轴5可以使用任何动力驱动。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中,搅拌转轴5连接于电动机3。这样,电动机3就可以驱动搅拌转轴5了。
电动机3可以设置于罐体1之外或罐体1之内,如设置位于罐盖2下面,但是这样容易溅到发酵液。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中,电动机3位于罐盖2上面,而且搅拌转轴5穿过罐盖2通入罐体1内。
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中,第一搅拌框51的下沿和第二搅拌框52的下沿的高度相同。
也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中,第一搅拌框51和第二搅拌框52的宽度相同。
罐体1内的发酵液可以打开罐盖2来收集,如倾倒或吸出。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中,罐体1的底面开孔,并且该孔连接排污管4。排污管4不但可以用于收集发酵液,更有助于较彻底地排空积存在罐体1内底部的液体。更优选在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中,排污管4上设置有阀门41。这样可以控制排放。
本实用新型取得的有益效果在于,相对于现有的发酵罐,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在发酵时能减少微生物和发酵产物在栅上的聚集,也方便发酵后的清理,另外还有助于消泡。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发酵罐的截面图,其中,附图标记的含义如下:1、罐体, 2、罐盖, 3、电动机,4、排污管,41、阀门,5、搅拌转轴,51、第一搅拌框,511、纵栅, 52、第二搅拌框,521、横栅。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昭宇;黄志锋;宋林涛,未经李昭宇;黄志锋;宋林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53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