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超薄型活动中置软布帘遮阳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6338.7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307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曾宪纯;马旭新;陈文杰;曾庆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6B9/264 | 分类号: | E06B9/264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张建青 |
地址: | 310012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薄型 活动 中置软 布帘 遮阳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外窗用遮阳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超薄型活动中置软布帘遮阳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南方地区(包括夏热冬暖地区和夏热冬冷地区),夏季建筑空调制冷能耗是冬季建筑采暖能耗的2-4倍以上,降低夏季建筑空调能耗是南方地区建筑节能的主要目标,而建筑外窗设置遮阳系统是减少夏季建筑空调制冷能耗的主要技术措施,同时为保证过渡季节的室内照明和冬季低位角太阳光照射可提高建筑室内温度的作用,外窗遮阳系统通常采用活动结构。太阳光辐射下,活动外遮阳系统隔热性能很好,多层建筑采用较多。但在高层建筑和台风地区建筑的外窗中采用活动外遮阳系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活动外遮阳系统还会因日晒雨淋影响耐久性,无法正常使用;有的建筑因表皮外观有特殊要求或者外窗的开窗形式的限制(如外推窗、外开窗等),不宜采用活动外遮阳系统。而活动中置遮阳系统可以满足上述安全、耐久、外观和后期维护的要求。
但目前活动中置遮阳系统采用的活动遮阳帘多为普通金属百叶帘或者透光硬质折叠帘等,因为遮阳帘收拢时的厚度和提升装置的厚度偏大,整个活动中置遮阳的厚度较大,价格也偏高,进而使得设置中置遮阳的外窗窗扇厚度加大,增加整个外窗的造价。同时,这类遮阳帘在用于外遮阳系统时有很好的隔热降温节能效果,但是同样的遮阳帘用于中置遮阳系统这种形式时,因存在透射比高、反射比低的缺陷,其太阳辐射的得热量较外遮阳系统的要高许多(遮阳系数在0.3以上),增加了建筑能耗,并且不能满足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的大窗墙比时建筑外窗的遮阳指标,而且这类中置遮阳厚度减薄,隔热性能会更差。这些问题影响了中置遮阳系统在南方炎热地区建筑中的推广使用。
为降低活动中置遮阳系统在建筑外窗应用的造价,首要是减小中置遮阳装置的厚度和价格,减少外窗窗扇因增大厚度的造价增量。因此双层中空玻璃的内间距要小,选择的中置遮阳帘的收拢折叠的厚度也要小,同时采用的中置遮阳帘的折叠性能也要有利于在小间距内的升降。其次,提升中置遮阳帘的升降装置既要超薄,可以安装在中空玻璃的狭窄间距内,还要保证遮阳帘在小间距内升降灵活,强度和耐久性也要满足要求。再者,需要改善遮阳帘的透射比和反射比,以解决普通中置金属百叶帘和透光硬质折叠帘遮阳隔热效果比外遮阳差、得热量大的问题;在减小中置遮阳厚度的同时,提高其遮阳隔热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进行完善与改进,提供一种超薄型活动中置软布帘遮阳系统,以便可直接安装在普通厚度和不同开启形式建筑外窗的中空玻璃窗扇上。
为此,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超薄型活动中置软布帘遮阳系统,包括净间距为12毫米的内、外两块玻璃,所述玻璃的厚度为4-6毫米,其特征在于,
位于两块玻璃之间的四周边通过铝隔条用粘胶固定连接,所述的两块玻璃之间设有一不磨损玻璃内表面的软布帘,所述软布帘的内表面设有多根使软布帘提升时折叠规整及不卡不夹的水平硬筋,水平硬筋的长度与软布帘的宽度匹配,所述的多根水平硬筋沿软布帘的高度方向间隔分布;
所述软布帘的下边缘通过多个穿心铆钉和一水平金属压条固定在一实现软布帘提升平稳及下垂舒展、重量可调节的条形金属棒上,水平金属压条压在软布帘的下边缘上,穿心铆钉穿过软布帘的下边缘和水平金属压条后与条形金属棒固定连接,水平金属压条的长度和条形金属棒的长度均与软布帘的宽度匹配;
所述的软布帘上设有多道纵向设置的密布小孔,每道密布小孔中穿过一根提升绳,提升绳的下端穿过穿心铆钉利用定位卡珠与条形金属棒固定连接;
所述两块玻璃的上部设有一个由上铝边框组成的顶盒,所述上铝边框的上部嵌在位于两块玻璃之间的上周边铝隔条中,顶盒内设有多个控制提升绳由垂直转向水平的水平提升转轮装置,每个水平提升转轮装置内设有一个第一小转动轮,水平提升转轮装置的数量与提升绳的数量一致,从左到右排列的多个第一小转动轮按从高到低或从低到高设置,所述软布帘的上边缘固定在水平提升转轮装置的底部;
所述两块玻璃的转角处设有一控制提升绳由水平转向垂直的端角转轮装置,该端角转轮装置上设有多个按倾斜线设置的第二小转动轮,第二小转动轮的数量与第一小转动轮的数量一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浙江省建筑科学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633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6B 在建筑物、车辆、围栏或类似围绕物的开口处用的固定式或移动式闭合装置,例如,门、窗、遮帘、栅门
E06B9-00 用于开口的遮板或保护装置,带或不带有操作或固定用机构;类似构造的闭合物
E06B9-01 .安装在墙、门、窗上的格栅;与门窗一起移动的格栅;格栅式的墙,例如,回廊的栏栅
E06B9-02 .百叶窗,移动式格栅或其他安全关闭器件,例如,用于防盗
E06B9-24 .供防光,尤其是防阳光的屏帘或其他构造;为隐避或显露用的类似屏帘
E06B9-52 .防昆虫的器具,例如,防蝇纱窗;作其他用途的纱窗
E06B9-56 .用于可卷式闭合装置的操纵、导向或紧固的设施或设备;发条盒;带盒;平衡设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