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平井注入工艺管柱扶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8072.X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7520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25 |
发明(设计)人: | 管九洲;王书慧;杨艳辉;史秀莉;向进;李鹏;刘猛;孙浩;腾艳娥;李国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赵燕力 |
地址: | 100007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平 注入 工艺 管柱 扶正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稠油注空气催化氧化采油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平井注入工艺管柱扶正器。
背景技术
由于现在水平井在各个油田中起的作用越来越大,水平井分段采油技术目前已比较成熟,对油藏均匀开发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由于水平段长度比较长,需要扶正,传统的扶正器主要是采用弹簧式扶正器,由于压力有限,不能保证扶正效果。热敏式扶正器虽然扶正效果好,但是由于是热采井,井筒降温需要一定的时间,温度不降到一定程度扶正器不能回缩,不能起出管柱,影响下步作业,而且在起管柱时容易拉断管柱,给作业造成困难。
由此,本发明人凭借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经验与实践,提出一种水平井注入工艺管柱扶正器,以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平井注入工艺管柱扶正器,保证油井内水平段管柱正常扶正作用;而不给油井正常作业带来困难。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水平井注入工艺管柱扶正器,包括一扶正器本体,所述扶正器本体为圆柱形筒体,扶正器本体侧壁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多列阶梯通孔,每列阶梯通孔沿扶正器本体的轴向设置并包括多个阶梯通孔;所述阶梯通孔靠近扶正器本体外壁的一端为阶梯大孔,靠近扶正器本体内壁的一端为阶梯小孔;所述阶梯大孔内设有能沿阶梯通孔轴向移动的大活塞;扶正器本体的外部同轴套设固定有小活塞扶正体,小活塞扶正体的侧壁上对应每个阶梯通孔的位置均设有透孔,每个透孔内均设有能沿透孔轴向移动的小活塞;小活塞的轴向长度大于小活塞扶正体的壁厚;在对应每一列阶梯通孔的位置处,扶正器本体外壁与小活塞扶正体内壁之间具有间隙,大活塞能向外移动到所述间隙内;小活塞的下端伸出到所述间隙内并坐在大活塞上;对应每列小活塞的位置设有条形扶正体,条形扶正体贴合着小活塞扶正体外壁设置,且每个条形扶正体与其对应列的小活塞固定连接;扶正器本体的上端套设固定有压帽,所述压帽向下延伸有止挡部,条形扶正体上端伸入到止挡部内并与止挡部内侧保持一定间隙;在条形扶正体外侧紧箍有环状的箍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扶正器本体的外壁上对应每列阶梯通孔的位置设有轴向凹槽,轴向凹槽与小活塞扶正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间隙;大活塞的一端与所述轴向凹槽的槽底面齐平,大活塞另一端坐在阶梯大孔的阶梯肩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扶正器本体上端与下端之间的外壁上设有缩径部,所述每列阶梯通孔均位于缩径部,缩径部与小活塞扶正体内壁之间形成所述间隙;大活塞的一端与所述缩径部表面齐平,大活塞另一端坐在阶梯大孔的阶梯肩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扶正器本体上端通过剪切销钉与压帽、小活塞扶正体上端固定连接;扶正器本体下端通过剪切销钉与条形扶正体下端和小活塞扶正体下端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条形扶正体与对应列的小活塞通过紧定销钉固定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大活塞与大阶梯孔之间、小活塞与透孔之间均设有密封圈。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扶正器本体侧壁的圆周方向均匀分布有四列阶梯通孔,每列阶梯通孔沿扶正器本体的轴向设置并包括四个阶梯通孔。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小活塞扶正体的上部为小圆柱体,下部为大圆柱体,大圆柱体与小圆柱体之间的过度段为圆锥台体;所述小活塞及透孔均位于小活塞扶正体的大圆柱体部分;所述条形扶正体的上端贴着圆锥台体的表面和小圆柱体的表面设置,并伸入到压帽的止挡部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箍簧设有五个,沿轴向均匀分布在条形扶正体外侧,所述条形扶正体上设有对应的凹槽,箍簧位于凹槽内。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较佳实施方式中,箍簧为首尾相连的圆柱形螺旋拉伸弹簧。
由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保证水平井正常注气(汽)过程中的管柱扶正作用,以保证其它工艺措施正常的实现,但不增加作业施工过程中的作业难度。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水平井注入工艺管柱扶正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807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