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坐便器掀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035.0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046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李政彤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政彤 |
主分类号: | A47K13/24 | 分类号: | A47K13/2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21006 陕西省宝***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坐便器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洁具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坐便器掀盖装置。
背景技术
日常生活中,人们如厕完毕冲水时往往没有养成盖上坐便器盖再冲水的习惯,殊不知,坐便器内水在高速旋转的时候所产生的瞬间气旋最高可以将病菌或微生物带到几米高的空中,并悬浮在空气中长达几小时,这些病菌弥散在室内或附着在室内的洗漱用品上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威胁;其次,无论是坐便器盖还是座圈根据如厕人性别、如厕性质的不同需要反复的掀起或放下,而这两者表面上附着的病菌数目却极为惊人,人手若直接接触,对人体健康存在较大威胁,相关数据表明,32%的坐便器上有痢疾杆菌,另一份实验报告也指出,将1亿个脊髓灰质炎病毒投入坐便器内,溅到座圈上的病毒竟有 3000个,可见避免人手直接与坐便器接触显得尤为重要,而现有技术为解决上述卫生问题,设置的辅助装置存在以下技术缺陷:把手式的设计由于与坐便器一体制成,模具制作不方便,生产成本过高,而且属于固定连接,拆装不便,因此不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坐便器,存在一定局限性;其它的辅助装置结构过于复杂,在掀起操作时过程过于繁琐,不满足内急需求,实用性不强,因此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避免手与坐便器直接接触,易调节,易拆装,能够迅速并有针对性地单独掀起坐便器盖或座圈,或将两者同时掀起的坐便器掀盖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坐便器掀盖装置,具有手柄、支柱、坐便器夹具和托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设于支柱上端,支柱中部设有坐便器夹具;所述坐便器夹具包括空心螺杆和与空心螺杆适配的螺母,支柱穿过所述空心螺杆的通孔;所述托片设于支柱下端,托片可相对支柱上下活动调节。
所述支柱为圆柱形,上部外壁面光滑,下部外壁面一侧设有可上下调节托片位置的齿条;所述托片包括托片本体、托片连接件,所述托片连接件设于托片本体一侧且与支柱下部的齿条通过紧固件匹配连接,通过调节紧固件可使托片相对支柱上下活动连接。
其中,托片连接件为管体件。
优选地,手柄为具有指向性的心形或箭头形,手柄通过第一紧固件与支柱上端活动连接。
空心螺杆的螺帽下底面大小与螺母的上表面大小相对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
1、托片与支柱末端活动连接,当向内旋转转入座圈底部即可同时抬起座圈与坐便器盖,当向外旋转即可快速与座圈脱离,仅仅抬起坐便器盖,这种设计能够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掀盖操作,快速、卫生、便捷;
2、中心制有通孔的空心螺杆与螺母,取材方便,便于生产制造,通过旋转操作可任意调节空心螺杆与螺母之间的间距来当坐便器盖夹具使用,因此适用于多种型号的不同厚度的坐便器盖子,拆装灵活,一套装置即可与市场上不同类别的坐便器相适配,实用性强、适用范围更广;
3、本装置结构简单,构思巧妙,各个部件均易于制造和生产,适合普及与推广,具有潜在的市场推广价值。
4、把手设置为心形或箭头形,具有指向作用,美观且便于从上至下直观地判断托片所在方向。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描述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政彤,未经李政彤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03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