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气管导管不套在管芯上的可视可调气管插管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257.2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335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4-01 |
发明(设计)人: | 张洁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洁 |
主分类号: | A61M16/04 | 分类号: | A61M16/04;A61B1/267;A61B1/04;A61B1/07 |
代理公司: | 北京华科联合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1130 | 代理人: | 王为;孟旭 |
地址: | 100018 北京市朝阳***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气管 导管 管芯 可视 可调 插管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用品,气管插管装置,特别涉及一种管芯上的可视可调管芯型气管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气管插管术,是指将气管导管,通过口腔或鼻腔插入病人气管内。是一种气管内麻醉和抢救病人的技术,也是保持上呼吸道通畅的最可靠手段。
现有气管插管装置主要包括:气管导管和辅助气管插管进入气道的装置如喉镜组成。
其中,气管导管如图1所示,气管导管由管胚、套囊、指示囊、充气管、墨菲孔,标准接头等组成。主要用于临床手术或护理过程中,建立临时呼吸通道。其中墨菲孔位于气管导管末端斜面的对侧,保证导管误置时的安全性。
其中,辅助气管插管进入气道的装置如喉镜,主要有:
镜片型:通过镜片实行一个向上的提力,暴露声门。镜片型喉镜需要一定的提力和技巧,但有时仍然无法充分暴露声门,影响气管插管,同时“提力”可能引起术后咽喉肿痛等不适,甚至并发症。
管芯型:
即将气管导管套在管芯上,通过调节管芯末端方向帮助气管导管进入气管的装置,其装有显示屏、管芯,管芯末端的摄像头及光源,管芯型可视可调节喉镜,在可视状态下,根据情况随时调整装置末端角度。
管芯型插管装置包括软的纤维支气管镜或电子支气管镜,使用时先将气管导管套在长长的支气管镜上,支气管镜为软性镜,通过近端开关,控制支气管镜末端方向,在支气管镜末端通过声门后,再将气管导管沿着支气管镜滑过声门。但支气管镜存在以下问题:纤维支气管为长长的软镜,末端不容易控制,很难广泛熟练掌握。
管芯型还包括硬质管芯可视喉镜,管芯固定为一定弧度,末端安装摄像头获取图像,通过光纤,图像显示在另一端的显示器上。气管导管预先套在硬质管芯上, 找到、对准声门后,将气管导管滑入声门。
另外,部分插管装置使用保护套,套在装置外,为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但现有管芯型插管装置,管芯长度必须大于气管导管的长度,理论上至少都在320mm以上,加上手持部分的长度,往往会很长,不便于精细操控。
发明内容
本发明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公开了一种可视可调管芯型插管装置,该装置的特征在于,在辅助气管导管进入气道过程中,不将气管导管套在管芯上,而是将其放在气管导管外侧,和气管导管一起将气管导管送入气道。
本发明所述装置包括显示屏(1),调控器(2),管芯(3),管芯前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
本发明所述装置,根据需要可以在管芯上套上一次性使用的管芯套(4)
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显示屏(1)与调控器(2)连接,调控器(2)另一端与管芯(3)连接,管芯(3)前端在顶端装有摄像头及光源,前端角度可调节;管芯(3)分两种,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和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
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不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而是在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
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管芯(3)后端为硬质中空管,前端部分可调节,内装有光纤,电线、控制钢丝。
本发明所述装置,显示屏(1)的作用在于,显示、记录管芯前端由摄像头采集的影像信息。
调控器(2)的作用在于,调节控制管芯(3)前端的角度;传输管芯(3)前端摄像头采集的图像信息;调控器(2)上可装有凹槽(2.2),用于固定气管插管。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一次性使用的管芯套(4)为软性材料制成,可弯曲,该套末端封闭,并用透明材质制成,套住摄像头时不会妨碍摄像头采集图像,封闭端一侧装有的插钩(4.1)或夹槽(4.2),用来连接气管导管前端。如插钩可以插入气管导管的墨菲孔,以固定两者。一次性管芯套(4)的作用在于可以保护管芯(3),防止交叉感染。
本发明所述装置,其中和气管导管连接部分为前端和后端。
前端部分为:不套有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需要一次性管芯套(4)的管芯(3),前端不装有插钩(3.1.1)或夹槽(3.1.2),而是在一次性管芯套(4)的前端装有插钩(4.1)或夹槽(4.2)。后端部分为:调控器(2),其中调控器(2)上可装有凹槽(2.2),用于固定气管插管,也可不装有固定装置,仅靠操作者手指固定气管插管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洁,未经张洁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2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