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风偏绝缘子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327.4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6689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2-31 |
发明(设计)人: | 郑存波;高策;周英庆;林枫;陈国梁;张志军;池超凡;欧阳南岳;滕伟民;涂德敏;徐旭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B17/00 | 分类号: | H01B17/00;H01B17/16 |
代理公司: | 温州高翔专利事务所 33205 | 代理人: | 陈庆吼 |
地址: | 325000 浙江省温州市鹿***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防风 绝缘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绝缘子,更具体地是一种防风偏绝缘子。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电力事业的迅速发展,在输电线路建设、改造中,除部分输电线路改为电缆敷设外,大部分的输电线路仍采用架空形式。而架于高空中,暴露于外的电网线路受天气的影响极为重大,其中由大风引起的风偏闪络掉闸现象是高压架空电力线路掉闸的主要形式之一。一般的复合绝缘子重量轻,自身连接稳固性不高,在大风影响下,导线容易随风舞动,直线塔绝缘子串或耐张塔跳线串在大风作用下容易摇摆角过大,致使导电对塔体放电,发生线路跳闸、导线电弧烧伤、断股、断线等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易损坏的,具有好的整体质量的防风偏绝缘子。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风偏绝缘子,包括绝缘体、棒芯和T型端头,所述的棒芯在绝缘体内部,绝缘体和棒芯相固接,所述的棒芯伸出绝缘体外的一端为T型端头,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接线端;T型端头与横担通过螺栓相连接,螺栓上设有螺母,在所述的横担和螺母之间设置碟簧;所述的绝缘体为连续螺旋式结构的伞叶。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的碟簧为两个,并分别位于T型端头上的两个螺栓中,横担与螺母之间,所述的碟簧为圆锥碟状。碟簧可以吸收风的一部分偏转力,使绝缘子柱承担的径向应力减小,不易损坏绝缘子,从而能够增长防风偏绝缘子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续螺旋式结构的伞叶形成的伞缘线上的任意两点与所述的棒芯的距离相等。螺旋状的伞叶盘绕在棒芯外围,扩大了伞叶与棒芯的结合面积,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持力。
作为一种改进,所述连续螺旋式结构的伞叶具有相同直径的伞缘线,从上至下的旋距相等。在使用过程中,在风动和雨水的吹刷下,具有特别好的自洁去污能力,整体温升平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做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防风偏绝缘子,包括绝缘体1、棒芯2和T型端头3,所述的棒芯2在绝缘体1内部,绝缘体1和棒芯2相固接,所述的棒芯2伸出绝缘体1外的一端为T型端头3,为固定端,另一端为接线端;T型端头3与横担通过螺栓4相连接,螺栓4上设有螺母5,在所述的横担和螺母5之间设置碟簧6;所述的绝缘体1为连续螺旋式结构的伞叶。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的碟簧6为两个,并分别位于T型端头3上的两个螺栓4中,横担与螺母5之间,所述的碟簧6为圆锥碟状。碟簧6可以吸收风的一部分偏转力,使绝缘子柱承担的径向应力减小,不易损坏绝缘子,从而能够增长防风偏绝缘子的使用寿命。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续螺旋式结构的伞叶形成的伞缘线7上的任意两点与所述的棒芯2的距离相等。螺旋状的伞叶盘绕在棒芯2外围,扩大了伞叶与棒芯2的结合面积,从而获得更大的支持力。
作为一种改进的具体实施方式,所述连续螺旋式结构的伞叶具有相同直径的伞缘线7,从上至下的旋距相等。在使用过程中,在风动和雨水的吹刷下,具有特别好的自洁去污能力,整体温升平衡。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未经温州电力设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32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组合移动式检查系统
- 下一篇:一种大截面铝芯5+1分割导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