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气体压力能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366.4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7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钟功祥;薛刚;吕治忠;彭彩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南石油大学 |
主分类号: | F01B1/00 | 分类号: | F01B1/00;F01B23/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6105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高压 气体 压力 作用 活塞 动力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压气体压力能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利用井口高压天然气作为动力来源,采用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高压天然气经过这种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将压力能转化为机械能后用于发电,是属于机电的技术领域。
技术背景
目前大多数天然气井口压力高(一般是十几MPa到几十MPa),但是管网输送天然气压力却相对井口压力小很多(一般是几MPa),这之间就存在着大量的压差能。按照普通的天然气开采流程,井口出来的高压天然气就直接通过减压阀减压,再通过换热处理后输送至运输管道,这样一来大量的压差能就被浪费掉了,并且高压天然气经过减压阀时,对阀产生很大的冲击,很容易造成减压阀的损坏。如果能够设计出一种装置把这些压差能利用并转化成机械能用于做功,这样既避免了能量的浪费,同时又产生了机械能,若将这些机械能用于发电,可以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充分利用压力能,提供一种高压气体压力能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使井口出来的高压天然气体经过这种装置后既有能量的转化利用,又使得气体达到管网输送压力要求。
本实用新型一种高压气体压力能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主要由气缸装置、进排气装置、发电装置、曲轴装置及辅助机构组成。所述气缸装置由活塞、活塞缸、活塞连杆和十字头组成;所述进排气装置由进气凸轮、排气凸轮、凸轮轴和圆柱顶杆以及进气阀、排气阀组成;发电装置由发电机、离合器组成;曲轴装置由曲轴,飞轮组成,辅助机构主要包括换热器,联轴器。
考虑到高压天然气在降压的时候不可能一次性的直接降到管道可以输送的压力范围,因此采用了两级降压,采用一号气缸、二号气缸,缸径逐渐增大,并且气缸采用双作用方式,实现更高效的降压工作。高压天然气在膨胀降压的过程中会伴随着温度的下降,如果温度下 降的过低,就极可能产生水合物,甚至会在管道里结冰影响气体的通行,所以为了防止温度降得过低,将每一级气缸膨胀后的排气接通至换热器,对膨胀过后的天然气进行换热,提高天然气的温度,为下一级天然气的膨胀提供基础。
在运行状态时,高压天然气经过一号气缸左进气阀进入一号气缸左侧中,同时在上一循环膨胀之后的气体经过换热后通过二号气缸左进气阀进入二号气缸左侧中,在一号气缸、二号气缸中的高压天然气同时膨胀推动一号气缸活塞、二号气缸活塞向右运动,由于一号气缸活塞和二号气缸活塞由活塞连杆连接起来之后做相同的运动,一号气缸左排出阀、二号气缸左排出阀在一号气缸活塞、二号气缸活塞快到右止点时打开,在一号气缸里膨胀之后的气体排出至换热器,经过换热之后,通过二号气缸左进气阀进入到二号气缸中,在二号气缸里膨胀之后的气体排出至换热器,经过换热之后,排出到输送管网中。此时,一号气缸活塞、二号气缸活塞都在右止点位置,一号气缸右进气阀打开,二号气缸右进气阀也打开,高压气体进入到气缸右侧里膨胀推动一号气缸活塞、二号气缸活塞向左运动,直到快要到达左止点时,一号气缸右排气阀、二号气缸右排气阀打开,在一号气缸里膨胀之后的气体排出至换热器,经过换热之后,通过二号气缸右进气阀进入到二号气缸中,在二号气缸里膨胀之后的气体排出至换热器,经过换热之后,排出到输送管网中。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左右进排气阀都由相应的进气凸轮、排气凸轮、凸轮轴和圆柱顶杆控制,实现一号气缸、二号气缸左右同时进气、排气,从而实现了对曲轴做功的稳定性。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充分利用压力能,通过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将压差能转化为可利用机械能。将曲轴与发电机连接,将得到的机械能经过发电机得到电能;结构合理,无废气排放污染环境。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利用高压气体压力能双作用两缸活塞动力机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号气缸进气时对应的进气凸轮位置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号气缸进气时对应的排气凸轮位置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号气缸进气时对应的活塞位置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曲轴与两凸轮轴上链轮位置示意图。
图中:1.发电机,2.离合器,3.联轴器,4.链条,5.链轮,6.链轮,7.链轮,8.进气凸轮,9.圆柱顶杆,10.圆柱顶杆,11.凸轮轴,12.排气凸轮,13.曲轴,14.飞轮,15.换热器, 16.左进气阀,17.一号气缸,18.右进气阀,19.左进气阀,20.二号气缸,21.右进气阀,22.左排气阀,23.活塞,24.右排气阀,25.左排气阀,26.活塞,27.右排气阀,28.曲柄,29.十字头,30.活塞连杆,31.活塞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南石油大学,未经西南石油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36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新型补偿方式的排汽管道安装结构
- 下一篇:可调节防火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