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490.0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17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罗煜;丁时澄;瞿旭东;郭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优康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M1/04 | 分类号: | C12M1/04;B01J19/14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智普华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01 | 代理人: | 于永进 |
地址: | 210032 江苏省南京市浦口区***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 催化 气体 扩散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生物催化反应辅助装置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特别是一种简单、易操作的排出在生物催化反应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和保护对氧气敏感的酶的气体扩散器。
背景技术
利用反应釜进行生物催化实验或生产时,反应液中通常会存在空气,并常伴有废气产生(例如在酶催化实验过程中)。酶催化反应对环境敏感,不利气体(如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和/或氧气)的存在会导致酶的活性降低,甚至使酶失活,这时便需要及时将反应釜中的有毒有害气体或者空气排出。
目前,生物制药厂的酶催化反应设备中一般不装配相应的气体排出装置,导致有些酶催化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降低了酶活性,增加了成本。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其用于向反应釜中通入不影响生物催化进程的惰性气体以排出不利气体。例如,通入氮气以排出其中的空气,或者向反应釜中通入空气或氮气以带出反应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包括:深入反应釜内部的气体扩散装置(1)、设置在反应釜顶盖上且具有配套螺纹的开口(2);其中,气体扩散装置(1)由与反应釜顶盖上的开口螺纹相匹配的中空螺钉(3)和气体扩散杆(4)构成;所述的中空螺钉(3)顶部焊接有一个可与通气管相连接的宝塔头(5),中空螺钉(3)底部焊接有一个中空螺钉(6);所述的气体扩散杆(4)顶端具有与中空螺钉(6)相匹配的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气体扩散杆(4)由直管(7)、90度转接头(8)和半圆形弯管(9)构成;其中,90度转接头(8)两端均具有外螺纹,直管(7)的一端具有与中空螺钉(6)相匹配的内螺纹,另一端具有与90度转接头(8)相匹配的内螺纹,半圆形弯管(9)一端具有与90度转接头(8)相匹配的内螺纹。
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气体扩散杆(4)由直管(7)、三通(10)和2个半圆形弯管(9)构成;其中,三通(10)的一端具有与直管(7)相匹配的外螺纹(101),与该端相垂直的另外两端均具有外螺纹(102),直管(7)的一端具有与中空螺钉(6)相匹配的内螺纹,另一端具有与外螺纹(101)相匹配的内螺纹,半圆形弯管(9)一端具有与外螺纹(102)相匹配的内螺纹。
优选地,直管(7)的长度为反应釜高度的2/3~1。
作为进一步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半圆形弯管(9)上具有小孔;所述的小孔之间的距离为5~10cm。
优选地,所述的反应釜顶盖上具有一个敞开的加料口。
优选的,所述的气体扩散装置(1)可以为1~4个。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效果是积极和明显的。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反应釜内设置气体排出装置,彻底解决了反应釜中产生的有毒有害气体使酶活性降低甚至于使酶失活的问题,为解决生物催化提供了方便,适合生物催化工业化生产的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的应用结构示意图。其中:1—气体扩散装置;2—设置在反应釜顶盖上且具有配套螺纹的开口;3—与反应釜顶盖上的开口螺纹相匹配的中空螺钉;4—气体扩散杆;11—气体发生器。
图2为与反应釜顶盖上的开口螺纹相匹配的中空螺钉的结构示意图。其中:5—宝塔头;6—中空螺钉。
图3为一种气体扩散杆的结构示意图。其中:7—直管;8—90度转接头;9—半圆形弯管。
图4为三通的结构示意图。其中:10—三通;101—与直管相匹配的外螺纹;102—外螺纹。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生物催化气体扩散器,包括深入反应釜内部的气体扩散装置1、设置在反应釜顶盖上且具有配套螺纹的开口2。其中,气体扩散装置1由与反应釜顶盖上的开口螺纹相匹配的中空螺钉3和气体扩散杆4构成。
如图2所示,中空螺钉3顶部焊接有一个可与通气管相连接的宝塔头5,中空螺钉3通过通气管与气体发生器11相连。中空螺钉3底部焊接有一个中空螺钉6,气体扩散杆4顶端具有与中空螺钉6相匹配的螺纹,中空螺钉3和气体扩散杆4通过螺纹连接。
如图3所示,气体扩散杆4由一个直管7、一个90度转接头8和一个半圆形弯管9构成。其中,90度转接头8两端均具有外螺纹,直管7通过底端设置的内螺纹与90度转接头8相连接,半圆形弯管9通过设于一端的内螺纹与90度转接头8相连接。
直管7的长度为反应釜高度的2/3~1。半圆形弯管9上具有多个小孔,小孔之间的距离为5~10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优康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优康远生物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49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进程间通信的方法及系统、服务器
- 下一篇:基于图形处理器的RS解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