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09929.X | 申请日: | 2014-10-17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6364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8 |
发明(设计)人: | 邹淑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邹淑君 |
主分类号: | E21B17/10 | 分类号: | E21B17/1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63453 黑龙江省大***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螺杆 泵井抽油杆 甩动 缓冲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油田采油螺杆泵所用的缓冲装置,尤其是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
背景技术:
在油田采油领域中,螺杆泵是重要举升设备。螺杆泵由地面驱动装置通过抽油杆驱动。因螺杆泵的偏心距,旋转时与泵相接的抽油杆自然不能定心旋转,而是在自转的同时绕管柱中心公转,这必然引起其上杆柱甩动,而由于离心力的作用,该甩动的幅度会随转速的增高而加大,与管柱形成冲击和摩擦,造成抽油杆和管柱损坏。因而须在螺杆泵上第一级杆柱上安装杆柱扶正装置。而现有杆柱扶正装置由于结构原因存在使用寿命短,强度低,防冲击效果差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杆柱扶正装置使用寿命短,强度低,防冲距效果差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该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强度高,防冲距效果好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该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包括芯杆、上接头、外筒以及下接头。上接头连接在外筒上端,空心的芯杆上端和下端壁上分别有上过液孔和下过液孔,芯杆置于上接头、外筒以及下接头内,外筒与芯杆之间置有轴承,外筒下端长条孔内置有扶正块,扶正块内置有弹簧,下接头连接在外筒下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由于采用上接头连接在外筒上端,空心的芯杆上端和下端壁上分别有上过液孔和下过液孔,芯杆置于上接头、外筒以及下接头内,外筒与芯杆之间置有轴承,外筒下端长条孔内置有扶正块,扶正块内置有弹簧,下接头连接在外筒下端的优化结构。利用中空加厚的芯杆既可以顺利使油液流通又可以提高耐磨耐撞击强度,加粗的芯杆也可以减小芯杆与外筒之间的间隙,有一定的降低甩动作用;外筒内层使用轴承产生滚动,能更有效的起到降低磨损的作用;外侧外筒使用弹簧吸收撞击所产生的能量。通过以上三项措施可以使该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具有使用寿命长,强度高,防冲击效果好的特点。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1-芯杆,2-上接头,3-外筒,4-下接头,5-上过液孔,6-下过液孔,7-轴承,8-扶正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附图所示,该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包括芯杆1、上接头2、外筒3以及下接头4。上接头2连接在外筒3上端,芯杆1为空心的,芯杆1上端和下端壁上分别有上过液孔5和下过液孔6,芯杆1置于上接头2、外筒3以及下接头4内,外筒3与芯杆1之间置有轴承7,外筒3下端长条孔内置有扶正块8,扶正块8内置有弹簧,下接头4连接在外筒3下端。
应用时外筒总成连接在油管柱上,芯杆连接在抽油杆柱上,即可正常使用。外筒总成上的扶正块8外伸,直径接近套管内径,以使油管柱居中套管内,并且不造成油管柱起下时的附加摩擦阻力。扶正块8与芯杆1之间为多个弹簧支撑,起到径向冲击的减震作用.抽汲的流体升达芯杆1的下接头4后,经周向下过液孔6进入芯杆1内腔上行,由上过液孔5流出。由于外筒总成对芯杆的径向限定作用,就可使其上的杆柱不再形成大幅度的甩动,从而可起到防止杆柱甩动造成恶果。
该螺杆泵井抽油杆甩动缓冲装置不仅安放的纵向位置合适,结构也合理,而且有足够的流道,以满足抽汲液流通的需要。而与油管对接的部分的内层能随抽油杆柱自由转动,且为滚动摩擦以保证寿命,在强度上能抗得住偏心甩动造成的长期冲击,在长度上能适应防冲距的变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邹淑君,未经邹淑君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0992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痰火结核瘰疬瘿瘤的药物
- 下一篇:耐磨耐蚀可修复钻井用稳定器及其制造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