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0094.X | 申请日: | 2014-10-21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351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04 |
发明(设计)人: | 樊润君;谢杰;朱庆霞;丁传昱;卓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13/02 | 分类号: | B21D1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创知专利事务所 61213 | 代理人: | 谭文琰 |
地址: | 710021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零件 成型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压成型机构,具体是涉及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
背景技术
传统U型零件成型方式主要为对棒料采用传统上下模具冷压、热压或煨形。传统冷压U型零件表面划痕比较严重,成型不好;热压成型好,但操作环境差,需要提前加热、保温,而且压型后工件表面氧化皮较多,外观质量差,需要进行表面处理;煨形为手工局部加热,生产效率低下,对操作工技术要求高,且弯型尺寸不容易控制,批量时生产效率低下。上述传统成型方式操作难度大,生产效率较低,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该冷压成型机构解决了压型过程中工件表面造成的划痕。同时也克服了热压后续加工困难、煨形尺寸难以保证统一诸多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包括上压胎具、下压胎具和底座,所述上压胎具设置在下压胎具的上方;所述下压胎具包括设置在底座上且相互间隔布设的两个支撑板和设置在两个所述支撑板之间的两个滚轮,所述上压胎具上设置有用于将放置在所述滚轮上的待加工棒料压入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进而形成U型零件的压板。
上述的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压胎具的一侧设置有用于对放置在所述滚轮上的待加工棒料进行定位的定位装置。
上述的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上安装有穿过所述固定板且用于与所述待加工棒料接触配合的定位螺栓。
上述的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上开设有供加工成型的U型零件从两个所述滚轮之间落下的漏孔。
上述的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滚轮的外圆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待加工棒料形状相配合的滚轮凹槽,所述压板的外周面上开设有与所述待加工棒料形状相配合的压板凹槽。
上述的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上端均开设有与两个滚轮之间的部位相对应的U型缺口。
上述的一种U型零件的冷压成型机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支撑板的外侧面均设置有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在减少了加热、压型后表面处理等工序,比传统压型方法生产效率提高七倍以上,同时降低操作强度,降低生产成本。
2、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成型好,利用滚轮实现与待加工棒料之间的滚动摩擦,代替传统滑动摩擦的方式,减少压型过程中工件表面划痕,其设计简单便携,可实现灵活转运,安全使用。
3、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漏孔,使得加工成型后的U型零件能够顺利的通过漏孔落下来,方便了U型零件的收集。
4、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滚轮上设置滚轮凹槽,并在压板上设置压板凹槽,能够保证在冷压成型过程中对待加工棒料的准确定位,避免待加工棒料在压力作用下产生滑移而影响冷压成型的质量。
5、本实用新型的实现成本低,使用效果好,便于推广使用。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新颖合理,工作可靠性高,使用寿命长,冷压成型后的产品表面不会有划痕,也不会出现煨形后已加工件表面不美观的现象,为批量生产提供了便利条件,同时也提高了生产效率。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压胎具的主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上压胎具的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胎具的主视图。
图5为图4中的A-A剖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下压胎具的左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底座; 2—下压胎具; 2-1—支撑板;
2-2—销轴; 2-3—滚轮; 2-4—加强筋板;
2-5—U型缺口; 2-6—漏孔; 2-7—滚轮凹槽;
3—上压胎具; 3-1—压板; 3-2—顶板;
3-3—压板凹槽; 4—待加工棒料; 5—定位装置;
5-1—固定板; 5-2—定位螺栓; 6—U型零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未经西安煤矿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009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新型汽车车门包边机的翻转包边装置
- 下一篇:一种型材定位弯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