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移动式一体化光纤温压同测电点火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0362.8 | 申请日: | 2014-10-20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52494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张阳;赵业卫;蒋有伟;王晓燕;罗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盘锦辽油晨宇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B43/243 | 分类号: | E21B43/243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10000 辽宁省盘锦市兴***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式 一体化 光纤 点火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火烧油层开发过程中所需的移动式光纤温压同测一体化电点火装置,该装置为一体化集成装置,在实现火烧油层点火的同时,可满足油层电点火全过程温度监测及井筒内全过程压力监测的需要。
背景技术
我国是稠油的重要生产基地,稠油产量约占我国总产量的20%,目前大部分区块处于注蒸汽开发后期,开采难度增大,将火驱技术作为其接替开发方式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手段。火驱油井井下采油电点火技术主要是利用井底电加热器将地面注入的空气介质加热,并使之与油层内的原油发生氧化反应,达到自燃点后燃烧,而在电点火期间油层段的温压监测技术的优良是电点火能否成功的关键。
中国专利201320112187.5介绍了一种火烧油层可收卷式电点火及监测系统,该点火器对点火器出口空气温度的监测是利用随油管柱下入的独立单根热电偶监测系统予以实现,随管柱下入温度监测系统现场施工工艺复杂、施工成本高,并且由于管柱固定,则不能在点火过程中实现油层纵向上的井温剖面及压力监测。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油田火烧井井下电点火器装置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移动式一体化光纤温压同测电点火装置,通过穿线穿管、冷拔缩径、接头焊接等工艺,实现加热、测温、测压、等径连续管于一体的移动式一体化电点火器装置,主要包括护管2、连续管5、超高温光缆6、光纤压力传感器7、固定板8、密封胶9、氧化镁10、电阻丝11和导线12,连续管5一端侧设有护管封头1和开孔式护管2,超高温光缆6内部设有超高温光纤4,超高温光缆6的末端与光纤压力传感器7连接。连续管5用于起下电点火器的载荷力、承压;导线12用于传输电能给电阻丝11发热加热空气,氧化镁10用于绝缘及传热;固定板8用于固定氧化镁10;超高温光纤4用于监测井下分布式温度剖面;光纤压力传感器7用于实时监测被加热的注汽层压力。
本实用新型实现了油层电点火加热与温压监测技术的一体化操作,减少现场施工难度。同时,可实现火烧油层点火过程的全过程、全井筒分布式温度监测和油层段压力监测。通过点火过程的温压监测,从而直接判断油层点燃状况,使得火烧点火工艺施工更简单便捷,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缩径前的A-A结构示意图。
其中1护管封头,2开孔式护管,3通孔,4超高温光纤,5连续管,6超高温光缆,7光纤压力传感器,8固定板,9密封胶,10氧化镁,11电阻丝,12导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移动式一体化光纤温压同测电点火装置,将电阻丝11及导线12矫直,并将其一端接头对焊,组成一根金属组合线。然后将超高温光缆6与电阻丝11及导线12阻焊成的金属组合线,一起全部穿入烘干的氧化镁10对应的孔内。然后将连续管5的一端缩径,并将其上述的氧化镁10穿入连续管5中,在连续管5一端的外侧预留一定长度的超高温光缆6,全部穿入后,将其连续管5末端用压钳缩径。将连续管5缩径端作为牵引端,经多次冷拔缩径及退火达到要求的线径、管径及长度后,采用浸水实验并测量金属组合线的通断及绝缘性能,使用光时域反射仪测试超高温光缆6的通断及衰减。再对其两端进行整形处理,处理后封胶,将缩径后的电点火器的两根电阻丝11焊接在一起,灌入干燥的氧化镁10并压实,将较短的超高温光缆6末端与光纤压力传感器7连接,开孔式护管2套在超高温光缆6及光纤压力传感器7上,与缩径后的连续管5连接,护管封头1与开孔式护管2连接,光纤压力传感器7可以是一支,也可以是多支。
如图1所示,移动式一体化光纤温压同测电点火装置的连续管5一端设有护管封头1和开孔式护管2,在开孔护管2内侧径向依次设有超高温光纤4、超高温光缆6、光纤压力传感器7、固定板8、电阻丝11、导线12,其环空充有氧化镁10;开孔式护管2上设有数个通孔3。
工作时,利用连续管起下装置将移动式电点火装置下入目的层,接通电源,利用导线12给电阻丝11通电使其工作,加热井筒注入的空气,通过对超高温光纤4实时监测,实现油层段分布式温度及整个井下分布式温度剖面监测。与此同时,通过实时监测光纤压力传感器7,实现对被加热的注汽层压力的实时监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盘锦辽油晨宇集团有限公司,未经盘锦辽油晨宇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036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用于注塑振膜的壳体、振膜组件及扬声器
- 下一篇:智能蓝牙保暖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