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隔离度微带天线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4141.8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18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21 |
发明(设计)人: | 孟阳;李伟文;康忠林;卓开泳;焦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Q3/20 | 分类号: | H01Q3/20;H01Q13/08;H01Q1/5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61000 福建省厦***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隔离 微带 天线 | ||
1.一种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其包括第一介质基板、辐射单元、馈电网络和反射元件;
该反射元件包括底壁和周壁,该周壁自该底壁的外围向上延伸而成,该底壁和该周壁之间围成一反射腔;该周壁的上缘斜向上延伸出反射板,且该反射板位于该底壁的上方;
该辐射单元、馈电网络和该第一介质基板均收容于该反射元件的反射腔内;该第一介质基板安装于该反射元件的底壁上,该辐射单元和馈电网络均设于该第一介质基板的正面上,该馈电网络连接该辐射单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呈长方形盒体状,其周壁由四侧壁围成,该反射板的数量为两个,两反射板分别自其中两相对侧壁的上缘斜向上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反射元件的底壁和其中另一侧壁各开设有走线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馈电网络包括上横向微带线、下横向微带线和纵向微带线,该上横向微带线自该纵向微带线的中部向两侧延伸,该下横向微带线自该纵向微带线下末端向两侧延伸,该纵向微带线的上末端连接该辐射单元,该下横向微带线比上横向微带线短。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微带天线还包括一第二介质基板和一寄生耦合单元;该寄生耦合单元设于该第二介质基板的正面上;该第二介质基板和该寄生耦合单元收容于该反射元件的反射腔内,该第二介质基板间隔位于该第一介质基板的上方,该寄生耦合单元位于该辐射单元和该馈电网络的正上方。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第一介质基板的四角各开设一第一定位通孔,该第二介质基板的四角各开设一第二定位通孔,该反射元件的底壁的四角各开设一第三定位通孔,绝缘紧固件依次穿过正对的第二定位通孔、第一定位通孔和第三定位通孔,以使得第二介质基板、第一介质基板和反射元件的底壁自上而下间隔固定。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微带天线还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一介质基板的正面上的两组吸波体,两组吸波体分别间隔位于该辐射单元的左侧和右侧。
8.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微带天线还进一步包括设于第一介质基板的正面上的两组吸波体,两组吸波体分别间隔位于该辐射单元的左侧和右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每一组吸波体包括四个沿纵向间隔排列的吸波单元。
10.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高隔离度微带天线,其特征在于:该微带天线还包括一设于该第一介质基板的背面的接地金属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未经福建京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4141.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缆头绝缘层剥离辅助装置
- 下一篇:一种360度旋转水下生物床处理装置及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