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隔药灸药饼的器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4299.5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7278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07 |
发明(设计)人: | 吴焕淦;包春辉;赵继梦;刘慧荣;施茵;董永政;王思瑶;窦传字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61J3/00 | 分类号: | A61J3/00;A61H3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003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制作 隔药灸药饼 器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中医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与灸法相关的器具。
背景技术
灸法作为祖国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生存繁衍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长期以来,艾灸疗法以其简、便、易、廉等优势被广泛应用于内、外、妇、儿、骨伤等各科疾病,不仅如此,灸法还是防病保健的重要手段,对某些病症的治疗效果甚至超过针和药,且安全无毒副作用。由于其操作方法相对简便、易于掌握,病人可在医生的指导下自行灸治,成为百姓家中自我防病治病的重要手段,为艾灸疗法的大范围的普及、推广和应用创造了条件,也有利于推动传统灸法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艾灸疗法主要包括艾炷灸、艾条灸、温针灸以及温灸器灸,其中艾炷灸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隔药饼灸是指在艾柱与皮肤之间衬隔特制的药饼进行施灸的一种治疗方法,因其具有艾灸治疗以及药物渗透治疗的双重作用,临床治疗效果更佳,也更容易为患者所信服。尽管隔药饼灸效果显著,却在现代针灸治疗中鲜少使用,其主要原因在于药饼制作不便捷以及质量无法保障。目前隔药饼灸治疗中的药饼多由医生手工捏制,缺少可以借助的工具,制作效率低下,且费时费力。同时由于药饼仅凭医生经验制作,缺乏统一的模具,导致做出的药饼大小不一、厚薄不均,不仅药物用量无法保障,而且稳定性差,治疗过程中极易发生倾覆、碎裂,灼伤患者。既影响治疗效果,又使患者产生抗拒心理,严重制约了隔药饼灸这一有效传统疗法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在影响针灸治疗多样性的同时,又限制了灸法的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上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制作隔药灸药饼的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制作隔药灸药饼的器具,其特点是包括存储筒,存储筒上部与高度调整器相连,成型件穿过高度调整器,所述存储筒为两端开口粗圆筒状,上部内侧有内螺纹。
所述高度调整器下端为圆柱形底盘,底盘侧面有外螺纹,与存储筒上部咬合,底盘上面有刻度盘,高度调整器中间呈长空心管状,高度调整器上端为圆形把手,把手内部朝上处为台阶型。
所述成型件包括压片,连杆,按钮,弹簧,中间为连杆,连杆为细长实心圆柱形,连杆的一端在存储筒内与压片相连,所述压片为实心扁圆柱体,连杆另一端与按钮相连,按钮内侧朝下呈台阶状,弹簧穿在连杆中固定在按钮和高度调整器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无外力状态下弹簧自然伸展,压片顶住底盘,存储筒内形成药糊填充的仓体,将按配方调制的药糊填入其中,使器具向下放在平面上,以食指和中指夹住把手下侧,拇指用力按压按钮,使按钮压缩弹簧,下推压片,挤压药糊,将其压实压平,制成药饼,此时抬起器具,按压按钮,将药饼推出存储筒,取下药饼后,在弹簧复位力的作用下,压片复位,即完成一次药饼制作。根据药饼高度的需求,可根据刻度盘的刻度指示旋转高度调整器,使底盘沿螺纹转动以调节仓体高度,从而制作厚度不同的药饼。
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制作隔药灸药饼的器具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使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大批量、高效率、高质量的制作不同高度的药饼。作为一种用于制作隔药灸药饼的器具,其制备成本较低,使用简单,卫生安全,可广泛供临床医生用于隔药灸治疗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存储筒1,高度调整器2,成型件3。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存储筒1,高度调整器2,成型件3。存储筒1为两端开口粗圆筒状,存储筒1上部内侧有内螺纹。高度调整器2下端为圆柱形底盘,底盘侧面有外螺纹,与存储筒1上部内螺纹咬合。底盘上面有刻度盘,以指示不同高度。高度调整器2中间长呈空心管状,有成型件3的连杆穿过。高度调整器2上端为圆形把手,操作时可以用手夹住把手下方。连杆的一端为压片在存储筒1内,顶住底盘。连杆另一端与按钮相连,按钮内侧朝下呈台阶状,把手内部朝上为台阶型,两个台阶合起来构成一个腔体,弹簧穿在连杆中固定在该腔体中。
本实用新型解决了隔药灸手工制作药饼费时费力,大小不统一,厚薄不均匀的问题。作为一种用于制作隔药灸药饼的器具,设备制备成本较低,使用简单,卫生安全,可广泛供临床医生用于隔药灸治疗中使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未经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429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路灯控制系统及智能路灯系统
- 下一篇:一种可自动清理模芯的冲压模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