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丝网增强电熔套筒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5449.4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21352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8 |
发明(设计)人: | 毛艺伦 | 申请(专利权)人: | 航天华创实业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L47/02 | 分类号: | F16L47/02 |
代理公司: | 大庆知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23115 | 代理人: | 朱培杰 |
地址: | 212132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丝网 增强 套筒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钢塑复合压力管路连接的连接件,具体说的是一种钢丝网增强电熔套筒。
背景技术
钢塑复合压力管包括钢骨架塑料复合管、钢丝缠绕聚乙烯塑料复合管及钢板网聚乙烯塑料复合管等,一般采用带增强相的电熔套筒来实现管路的连接。目前,增强相多为孔网钢板,即在钢板上根据孔的密度和大小进行冲孔,为了提高钢板与聚乙烯的粘接质量,孔的密度和孔径不应过小,电熔套筒采用一次注塑成型的方式进行生产,在冷却过程中,孔网钢板限制了塑料的收缩,使电熔套筒内部形成一定的内应力,加之注塑所用的聚乙烯为极性材料,与钢带粘接质量差,在长期的堆放蠕变过程中有可能出现钢塑分离的现象,并且在焊接冷却时,由于钢板上孔的尺寸较大,塑料会通过钢板孔网向内收缩,造成在钢板孔网处产生局部钢塑分离,严重影响电熔套筒焊接后的轴向强度。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的电熔套筒在长期堆放和焊接过程中易出现钢塑分离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钢丝网增强电熔套筒,该钢丝网增强电熔套筒可提高电熔套筒的焊接质量和焊后强度,并且避免长期堆放时出现钢塑分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钢丝网增强电熔套筒,包括钢丝网,所述的钢丝网内外表面均与聚乙烯基体粘接,所述的钢丝网由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相互垂直焊接而成,且钢丝网的表面涂覆有粘接树脂。
所述的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的直径小于0.5mm,且所述的钢丝网网孔的长和宽均小于2mm。
所述的钢丝网可以为1层以上。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由于采取上述方案,采用钢丝网作为增强相,钢丝网的横向钢丝和纵向钢丝分别对电熔套筒进行轴向和径向双重增强;并且钢丝网表面涂覆有粘接树脂,大大加强了钢丝网与聚乙烯的粘接质量,避免长期堆放和焊接过程中钢塑分离;钢丝网孔尺寸控制在2mm×2mm以内,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限制塑料通过钢丝网孔向内收缩,很好地保证了电熔套筒的焊接质量和焊后强度;同时可以根据压力等级的要求确定钢丝网的宽度和层数,以保证电熔套筒的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带增强相电熔套筒的截面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钢丝网增强相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钢丝网,2-聚乙烯基体,3-发热丝,4-粘接树脂,5-横向钢丝,6-纵向钢丝。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由图1、图2所示,一种钢丝网增强电熔套筒,包括钢丝网1,所述的钢丝网1内外表面均与聚乙烯基体2粘接,且内层聚乙烯基体2内表面粘接有发热丝3。所述的钢丝网1由横向钢丝5和纵向钢丝6相互垂直焊接而成,可对电熔套筒进行径向和轴向双重增强。所述的横向钢丝5和纵向钢丝6为高强度钢丝,其直径小于0.5mm,可进一步降低电熔套筒的重量。钢丝网1网孔的长和宽均小于2mm,即网孔尺寸在2mm×2mm以内,在焊接过程中可以有效地限制塑料通过钢丝网孔向内收缩,很好地保证了电熔套筒的焊接质量和焊后强度。钢丝网的表面涂覆有粘接树脂4,可以加强钢丝网与聚乙烯的粘接质量,避免长期堆放和焊接过程中钢塑分离。钢丝网可根据压力等级的要求确定其宽度和层数,即可以将若干层钢丝网重叠在一起,然后与电熔套筒基体聚乙烯塑料复合。
该钢丝网增强电熔套筒可采用一次注塑成型将钢丝网布置在电熔套筒内部,也可后期在电熔套筒外部缠绕钢丝网和聚乙烯料片对其进行增强。使用时只需将用于对接的两个管子插入电熔套筒中焊接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航天华创实业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航天华创实业发展江苏有限公司;华创天元实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5449.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冷媒管的隔热吊架装置
- 下一篇:管道伸缩接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