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5624.X | 申请日: | 2014-10-22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93738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11 |
发明(设计)人: | 张红星;邹兵;姜素霞;吴京峰;谈龙妹;尚祖政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 |
主分类号: | B01D53/00 | 分类号: | B01D53/00;B01D53/04;B01D5/00 |
代理公司: | 济南舜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7205 | 代理人: | 王连君 |
地址: | 100728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挥发性 有机溶剂 冷凝 回收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
背景技术
在吸水性材料进行表面疏水改性过程中,一般利用设备在基质材料内、外表面通过化学反应进行接枝或涂覆一层或多层憎水基团或有机物,这些憎水基团或有机物在反应到基质材料表面前出于溶解、稀释的目的需要添加一种或多种有机溶剂,以提高反应效率和质量。有机溶剂只是反应过程中的耗材,并非最终产品的组成部分,因此在反应结束后,所加工产品必须利用烘干设备使有机溶剂挥发脱除并加以回收再利用。否则,挥发出的有机溶剂会带来严重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同时也造成大量的浪费和经济损失。
干燥箱一般是以电加热或蒸汽排管加热形式来干燥物品,具有清洁卫生、效率高、控温精度高等优点,是常用的烘干设备,在烘干前提下再辅以一定的冷凝设备可以达到分离回收有机溶剂的目的。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发展,在众多技术人员的努力下,已经开发完善了许多挥发性有机溶剂的冷凝回收设备。然而现有的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如果结合烘干设备时,提供负压的设备需要综合考虑热源的消耗量、挥发溶剂的性质、挥发量等因素,提供过高的真空度会使溶剂挥发过快导致热量损失大,冷凝效果较差。如果使用水环式真空泵则会因溶剂不溶于水而导致逸散到大气中造成流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使用离心式引风机使溶剂蒸汽受迫流动,提出了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可以有效地提高冷凝回收效率,达到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包括冷凝器、吸雾器、及离心式引风机,冷凝器连通有有机溶剂蒸汽进气管道,吸雾器扣接在冷凝器的上部,吸雾器上部加装有排气烟囱,离心式引风机安装在吸雾器出口与排气烟囱之间,离心式引风机连接有PLC控制器;
所述冷凝器包括气体分布隔板、及冷凝器盘管,所述冷凝器内部中空,冷凝器底部连接有集液器,气体分布隔板设置在冷凝器内部,冷凝器盘管设置在气体分布隔板上部,冷凝器盘管呈S型排列,表冷器盘内流通有冷媒。
本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还包括第一测温元件、及第二测温元件,第一测温元件安装在有机溶剂蒸汽进气管道上,第二测温元件安装在吸雾器底部,第一测温元件、及第二测温元件均连接PLC控制器。
本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所述气体分布隔板上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所述冷凝器盘管间交叉布设有扩大有机溶剂蒸汽与冷凝器盘管之间换热面积的挡板。
本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所述吸雾器呈致密孔网状。
本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所述排气烟囱高为10m,排气烟囱内设有装有吸附材料的吸附罐。
本实用新型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所述吸附罐内装有活性炭。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上技术方案所取得的有益技术效果:
气体分布隔板上设有均匀排布的通孔,使有机溶剂蒸汽均匀分布并向上流动。
吸雾器呈致密孔网状,使雾状有机溶剂蒸汽在丝网上充分凝聚成滴,并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回流至集液器。
排气烟囱高为10m,排气烟囱内设有装有吸附材料的吸附罐,进一步吸附排气中的机溶剂蒸汽,达到排气标准。
离心式引风机安装在吸雾器出口与排气烟囱之间,PLC控制器连接离心式引风机,离心式引风机的作用一方面要提供一定的负压环境,使有机溶剂蒸汽受迫单向流动。同时,该离心式引风机提供的负压或真空度又不能过大,否则会使烘干装置的热量损失严重,PLC控制器控制离心式引风机的转速,以达到节能减排、安全环保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结构简单,回收效率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挥发性有机溶剂冷凝回收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未经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青岛安全工程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562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筒式活动碳纤维吸附器
- 下一篇:高压离心水雾除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