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可提高气袋起爆强度的安全气囊气袋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5794.8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49991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2-11 |
发明(设计)人: | 王玲;邹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R21/239 | 分类号: | B60R21/239 |
代理公司: | 锦州辽西专利事务所 21225 | 代理人: | 李辉 |
地址: | 121000 辽宁省锦***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提高 气袋 起爆 强度 安全气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汽车的气囊保护装置,特别涉及可提高气袋起爆强度的安全气囊气袋装置,可以对正面及侧面乘员进行保护。
背景技术
目前,不同的安全气囊普遍采用同一款发生器,在相同温度或不同温度条件下,压力公差范围大,导致气袋起爆过程中周边强度不足而造成撕裂等的匹配难度高的问题。一般情况下,解决该问题是通过气袋布料或尼龙线布料的调整以及周边缝纫针脚数的调整,但其调整范围有限,很难相匹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要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可提高气袋起爆强度的安全气囊气袋装置。其气袋结构简单,并能够随气囊起爆的高温条件、常温条件以及低温条件下,通过压力体现的不同,来对气袋主片排气孔进行大小调节。
一种可提高气袋起爆强度的安全气囊气袋装置,型包括表面有一个带有第一排气孔的气袋片,在气袋片上通过缝纫线缝制连接有气袋排气孔垫片,在排气孔垫片上带有第二排气孔,所述第二排气孔与第一排气孔位置相对应且第二排气孔直径大于第一排气孔直径。
所述排气孔垫片上靠近其外缘处设置多个大小不同的工艺定位孔,通过在排气孔垫片上增加工艺定位结构,便于生产。
所述排气孔垫片的边缘分别设有与工艺定位孔对应的凸起,所述工艺定位孔设置在凸起处,便于进行气袋片和气袋垫片在生产过程中定位,防止两者出现窜动。
在目前常规气袋缝纫基础上,调整排气孔垫片内部直径比气袋主片排气孔直径尺寸大,同时为了生产过程的方便实现,可在排气孔垫片上增加工艺定位结构。该结构,可实现常温起爆条件下,设置的排气孔大小为气袋主片排气孔大小,以便实现对乘员的保护,而在高温起爆条件过程中,气袋主片的排气孔大小可以随发生器压力的增加而扩大,最大可达到排气孔垫片的内部直径尺寸,从而实现气袋整体强度的完整性,特别是周边缝纫强度的完整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与当前的安全气囊系统相兼容,它在目前安全气囊气袋结构基础上,调整气袋排气孔垫片上第二排气孔,使其比气袋片的排气孔大,随气囊起爆的高温条件、常温条件以及低温条件的变化,通过压力体现的不同,来对气袋主片排气孔进行大小调节,但其调节大小限制在排气孔垫片内部直径大小。从而提高气袋周边强度,降低其开发相关难度,特别是适用高温起爆的实验条件下。常温起爆条件下,设置的排气孔大小为气袋主片排气孔大小,以便实现对乘员的保护,而在高温起爆条件过程中,气袋主片的排气孔大小可以随发生器压力的增加而扩大,最大可达到排气孔垫片的内部直径尺寸,从而实现气袋整体强度的完整性,特别是周边缝纫强度的完整性。
附图说明
图1 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排气孔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2的排气孔垫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本实用新型包括表面有一个带有第一排气孔101的气袋片1,在气袋片1上通过缝纫线3缝制连接有气袋排气孔垫片2,在排气孔垫片2上带有第二排气孔201,所述第二排气孔201与第一排气孔101位置相对应且第二排气孔201直径大于第一排气孔101直径,使第一排气孔101的轮廓线位于第二排气孔的轮廓线内。
如图2所示,所述排气孔垫片2上靠近其外缘处设置多个大小不同的工艺定位孔202,本实施例以三个为例,以实现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孔垫片2和气袋片1的定位缝纫。
当车辆处在不同温度环境中发生碰撞时,安装在气袋片1上的气体发生器4被引爆,发生器产生气体进入气袋。在低温和常温条件下,第一排气孔101的大小变化很小,而在高温条件下,第一排气孔101由于受到发生器产生的高压力,排气孔101周围的布料出现撕裂而产生尺寸增大情况,随压力的不同,最大可到第二排气孔201大小,从而通过增大第一排气孔101的尺寸大小,来降低高的压力对气袋强度的冲击。
实施例2
如图3所示,所述排气孔垫片2的边缘分别设有与工艺定位孔202对应的凸起203,该凸起是便于进行气袋片1和气袋垫片2在生产过程中定位,防止两者出现窜动,所述工艺定位孔202设置在凸起203处。其它同实施例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锦州锦恒汽车安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579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轨道车辆供水系统
- 下一篇:客车消防用智能安全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