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减震支撑垫脚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6040.4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0980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1-14 |
发明(设计)人: | 王元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王元东 |
主分类号: | E02D31/08 | 分类号: | E02D31/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减震 支撑 垫脚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支撑垫脚,特别是具有减震内腔以保护建筑基础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知的砖混结构是指建筑物中竖向承重结构的墙、柱等采用砖或者砌块砌筑,横向承重的梁、楼板、屋面板等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也就是说砖混结构是以小部分钢筋混凝土及大部分砖墙承重的结构。砖混结构是混合结构的一种,是采用砖墙来承重,钢筋混凝土梁柱板等构件构成的混合结构体系。适合开间进深较小,房间面积小,多层或低层的建筑,对于承重墙体不能改动,而框架结构则对墙体大部可以改动,但传统的砖混结构注重结构的变换性,而在稳定性和承重性上存在很大的上升空间,同时,随着节能环保理念近几年被十分重视,在提升环保理念的工艺环节上的市场需求越来越大,通过对建筑外围护结构采取措施,减少建筑物室内热量向室外散发,从而保持建筑室内温度。这就得到了一种新型建筑保温材料,在建筑保温上起着创造适宜的室内热环境和节约能源有重要作用,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减震支撑垫脚,通过减震腔内部的避震子分解各方位传递的震荡波,由避震子在减震腔内受力弹动,将势力反弹,以减少结构受到的震荡,这点创新设计在商业运营推广中是一种极大的竞争优势,可贵的是这项技术原理简单,并且其设方案合理实用,在思维上打破成规,从而带来了新的技术革命。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目前传统的建筑墙体模块存在的缺陷,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减震支撑垫脚,通过支撑柱和基座叠加构成内部具有减震腔的支撑平台,进一步通过橡胶垫层完善连接面的密封性,保证结构稳定,同时配合钢筋垫片已加固基座支撑结构,由钢筋垫片上的卡口凸缘锁定连接位置,通过减震腔内部的避震子分解各方位传递的震荡波,由避震子在减震腔内受力弹动,将势力反弹,以减少结构受到的震荡,通过此项技术创新的产品能更好的被运用及推广在商业及工程建筑领域。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支撑垫脚为圆形的基垫结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特征是,上部为支撑柱,下部为基座,支撑柱与基座相交面由橡胶垫层覆盖,由上下两部分叠加拼接形成内部减震腔,在减震腔内,基座提供中空的凹槽部,支撑柱内部连接圆形避震子,避震子为球形结构,储存在由上下两部分形成的减震腔中,基座的外部由钢筋垫片保护,钢筋垫片为半圆形的左右两翼,通过其上部的卡口凸缘连接在基座外部,同时锁定支撑柱和基座的接触接口,支撑柱的顶端表面具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槽,卡槽内连接L形的支撑角,形成上部的支撑平台,用于建筑基础的固定,实现了这种建筑减震支撑垫脚的具体作用。其结构原理是,通过支撑柱和基座叠加构成内部具有减震腔的支撑平台,进一步通过橡胶垫层完善连接面的密封性,保证结构稳定,同时配合钢筋垫片已加固基座支撑结构,由钢筋垫片上的卡口凸缘锁定连接位置,通过减震腔内部的避震子分解各方位传递的震荡波,由避震子在减震腔内受力弹动,将势力反弹,以减少结构受到的震荡。这种建筑减震支撑垫脚适用于建筑结构搭建技术上的控件应用,扩大了使用范围,并且也可以在更多领域运用此项技术创新从而带来更多的收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实际的运用过程中,此项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减震支撑垫脚,通过支撑柱和基座叠加构成内部具有减震腔的支撑平台,进一步通过橡胶垫层完善连接面的密封性,保证结构稳定,同时配合钢筋垫片已加固基座支撑结构,由钢筋垫片上的卡口凸缘锁定连接位置,通过减震腔内部的避震子分解各方位传递的震荡波,由避震子在减震腔内受力弹动,将势力反弹,以减少结构受到的震荡,提升了这种建筑减震支撑垫脚的实际职能。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细节原理图。
图中 1. 建筑减震支撑垫脚,2. 支撑柱,3. 基座,4. 橡胶垫层,5. 减震腔,6. 凹槽部,7. 避震子,8. 钢筋垫片,9. 卡口凸缘,10. 接触接口,11. 卡槽,12. L形的支撑角。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2中,建筑减震支撑垫脚1为圆形的基垫结构,由上下两部分构成,其特征是,上部为支撑柱2,下部为基座3,支撑柱2与基座3相交面由橡胶垫层4覆盖,由上下两部分叠加拼接形成内部减震腔5,在减震腔5内,基座3提供中空的凹槽部6,支撑柱2内部连接圆形避震子7,避震子7为球形结构,储存在由上下两部分形成的减震腔5中,基座3的外部由钢筋垫片8保护,钢筋垫片8为半圆形的左右两翼,通过其上部的卡口凸缘9连接在基座3外部,同时锁定支撑柱2和基座3的接触接口10,支撑柱2的顶端表面具有四个均匀分布的卡槽11,卡槽11内连接L形的支撑角12,形成上部的支撑平台,用于建筑基础的固定,通过支撑柱2和基座3叠加构成内部具有减震腔5的支撑平台,进一步通过橡胶垫层4完善连接面的密封性,保证结构稳定,同时配合钢筋垫片已8加固基座支撑结构,由钢筋垫片8上的卡口凸缘9锁定连接位置,通过减震腔5的避震子7分解各方位传递的震荡波,由避震子7在减震腔5内受力弹动,将势力反弹,以减少结构受到的震荡,实现建筑减震支撑垫脚1的有效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王元东,未经王元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60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