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钻铣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420616599.7 | 申请日: | 2014-10-23 |
公开(公告)号: | CN204183273U | 公开(公告)日: | 2015-03-04 |
发明(设计)人: | 李超;陈东彪;余万超;杨学军;马建成;牛艳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李海建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钻铣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伞形端盖的储油槽、注油孔引孔、通风槽或者通风孔的铣钻一般采用三爪卡盘来实现定位,定位过程中三爪卡盘用于定位电机伞形端盖的外壁,由于电机伞形端盖的外壁有多种形状,但是三爪卡盘在定位和装夹过程中一般需要待加工件的外壁为规则的圆形,造成三爪卡盘的适用范围有限,不能很好的满足加工过程的要求。
因此,如何提高电机伞形端盖夹具的通用性,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铣钻模具,以提高电机伞形端盖夹具的通用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铣钻模具,用于电机伞形端盖的加工,包括:
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上开设有定位孔,所述定位孔内设置有定位销,所述安装板与机床工作台通过螺栓连接;
设置在所述安装板上定位凸台,所述定位凸台包括用于定位所述电机伞形端盖小端面的轴孔内壁的中心凸台和套设在所述中心凸台外部的环形凸台,所述中心凸台上开设有与所述定位孔连通的孔,所述环形凸台的内壁与所述电机伞形端盖的小端面外壁配合;
用于压紧所述电机伞形端盖的大端面的压紧块,所述压紧块位于所述电机伞形端盖的大端面的长条孔的位置,所述压紧块一端与所述电机伞形端盖的上端面配合,另一端悬空,所述压紧块上设置有螺栓孔,所述螺栓孔与所述长条孔连通;
用于压紧所述压紧块与所述电机伞形端盖配合一端的压紧螺栓,所述压紧螺栓一端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另一端通过长条孔伸入所述螺栓孔内,所述压紧螺栓与能够压紧所述压紧块上端面的压紧螺母配合;
用于支撑所述压紧块悬空一端的支撑螺栓,所述支撑螺栓的大头端与所述压紧块的下端面相抵,另一端与所述安装板螺纹连接。
优选的,在上述钻铣模具中,所述环形凸台包括多个弧形段,相邻所述弧形段之间设置有让位空间。
优选的,在上述钻铣模具中,所述环形凸台的顶端设置有与所述电机伞形端盖的外壁配合的倒角。
优选的,在上述钻铣模具中,所述定位销上设置有用于方便所述定位销拆卸的螺钉,所述螺钉的个数为4个。
优选的,在上述钻铣模具中,所述安装板上设置有两种尺寸的螺栓孔。
优选的,在上述钻铣模具中,所述压紧块上设置有开口。
优选的,在上述钻铣模具中,所述压紧块为长条形压紧块。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钻铣模具,包括安装板、定位凸台、压紧块、压紧螺母和支撑螺母,安装板通过定位销实现与机床工作台的精确定位,定位凸台的中心凸台用于定位电机伞形端盖小端面的轴孔内壁,环形凸台用于定位电机伞形端盖小端面的外壁,定位凸台实现对电机伞形端盖的水平方向的限位,压紧块用于压紧电机伞形端盖的大端面,压紧块与电机伞形端盖配合的一端通过压紧螺栓与压紧螺母配合实现压紧,压紧块悬空的一端通过支撑螺栓与支撑螺母配合实现支撑,使压紧块处于水平状态,保证电机伞形端盖在竖直方向上的限位,固定完成后即可对电机伞形端盖进行加工。本方案提供的钻铣模具,定位凸台实现对电机伞形端盖在水平方向的定位,由于电机伞形端盖的轴孔一定为圆形,通过定位凸台对轴孔进行定位,避免了由于电机伞形端盖的外壁形状不规则造成的装夹困难,降低了水平方向定位的要求,压紧块与支撑螺栓和压紧螺栓配合实现钻铣模具在竖直方向的定位,竖直方向的定位对电机伞形端盖没有形状的要求,从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电机伞形端盖夹具的通用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钻模具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铣钻模具的俯视图。
1、安装板,2、定位销,3、中心凸台,4、环形凸台,5、压紧块,6、压紧螺栓,7、压紧螺母,8、支撑螺栓,9、电机伞形端盖,10、螺钉。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铣钻模具,以提高电机伞形端盖夹具的通用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南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20616599.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